你见过最“慢”的高铁吗?广深港高铁香港段,26公里的路程跑200公里时速,却天天挤满人。
2024年有一天,12.1万人从西九龙站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没人抱怨车开得慢。这就奇了,总觉得高铁就得风驰电掣,可这条线为啥反其道而行?
说起来,这速度还真不是想提就能提的。要是跑到350公里,隧道得加宽三成,成本一下子涨四成。香港北部那片山,岩层跟豆腐似的脆,挖隧道都得小心翼翼。周围全是高楼,列车跑得太快,地面可能会沉降,谁敢冒这险?
再说说坐车的感受。350公里时速下,隧道里的气压变化能把人耳朵压得生疼。有实验显示,那感觉就像猛地扎进水里。日本新干线以前就老有人投诉耳鸣,可不想重蹈覆辙。200公里,正好是耳朵舒服的临界点。
算经济账更有意思。速度提一半,能耗得涨七成。轴承磨损跟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跑快了,修起来花钱跟流水似的。专家算过,这段路就算跑到最快,也就省90秒,不值当。
可别觉得慢就效率低。这条线的调度,简直像给钟表上发条,一分一秒都不差。早高峰三分钟一班车,硬是把平均速度跑到111公里。福田到香港,14分钟直达,这个时间掐得比闹钟还准。一天190班车,全靠电脑盯着300万旅客的行踪,毫秒级调整。
坐车也灵活。7万人买无座票,说走就走。票能改三次,临时有事也不怕。外籍人士凭着这个,144小时内免签进出,来的人比以前多了十好几倍。
通关更是快得让人惊讶。“一地两检”就像穿隧道,15分钟搞定,比跑得快省的时间多多了。福田站的闸机,0.8秒就过一个人,这速度,谁还在乎车开多快?
这条26公里的铁路,把大湾区拧成了一股绳。94个内地城市连起来,1小时内都能到。深圳和香港来往的人占了57%,上班、开会、做生意,就像在一个城市里转。
钱也跟着动起来了。一年6280万人坐这趟车,带来200多亿的消费。香港老板们去内地开会,比以前多了快四倍。
说到底,快不一定好,合适才重要。这条“慢”高铁,其实是把安全、方便和花钱多少,算得明明白白。它告诉我们,建东西不只是比谁快,而是看谁更懂大家需要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