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车圈可真是热闹,新能源车一个接一个往外冒,大家拼颜值、拼配置、拼价格,卷得飞起。但说实话,真正能让人“上头”的车不多,大多数都是换个壳子炒冷饭。不过最近有款车让我眼前一亮——星纪元ET,不仅拿下了第二届中国车市品牌盛典的“技术创新奖”,关键是,这奖还真不是白给的。你想想,现在电动车都快成“手机轮子化”的代名词了,真正把技术做深做实的没几个。星纪元ET倒好,不搞虚的,三电、底盘、智能驾驶全给你拉满,关键是价格还不飘。这年头,能靠技术“支棱起来”的车,真不多了。
先说外观,星纪元ET走的是那种“低调有料”的路线。没有夸张的大嘴,也没有满天飞的灯带,但它那0.23Cd的风阻系数,直接把一众SUV按在地上摩擦。你可能觉得风阻系数这玩意儿离咱老百姓太远,其实不然,风阻低了,不仅跑得更稳,关键是能省电啊!百公里能耗直接少个1-2度,长途跑下来,电费差出好几十。而且这车设计挺耐看,前脸像眯着眼笑的星际战舰,侧面线条干净利落,开出去不张扬,但懂的人一眼就知道:这车,有料。不像某些“车界网红”,拍照好看,一上路风噪呼呼的,真用起来全是短板。
坐进车里,第一感觉是:这哪是SUV,简直是移动客厅。星纪元ET的轴距超过3米,后排跷二郎腿都富余。座椅用的是NAPPA真皮,软硬刚刚好,支撑性顶呱呱。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NVH控制,高速120码,车内说话都不用提高嗓门。你想想,周末带家人自驾,没人抱怨吵,孩子在后排安安稳稳睡觉,这体验,直接“真香”警告。而且中控那块2.5K大屏,清晰得像iPad Pro,车机系统用的是高通骁龙8155芯片,点开应用跟玩手机一样顺滑。不像某些老咕噜棒子,屏幕卡成PPT,语音助手反应慢半拍,气得人想砸车。
动力这块,星纪元ET可太能打了。纯电版零百加速4.8秒,插混版也才4.9秒。啥概念?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直接把你按在座椅上,红绿灯起步你永远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那个。关键是它不光快,还稳。后轮转向+空气悬挂的组合拳,让这台近5米长的SUV转弯像小车一样灵活。过弯时动态稳定系统介入得悄无声息,侧倾控制得那叫一个服帖。这底盘调校,明显是花了大功夫的,不是那种“软趴趴”或者“硬邦邦”的极端取向,而是真正做到了舒适与操控的平衡。
说到技术,星纪元ET的“三电系统”才是重头戏。它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电池,支持800V高压快充,15分钟就能补能500公里。你去服务区喝杯咖啡的功夫,电就差不多了,长途焦虑?不存在的。而且它的热管理系统很聪明,冬天续航打折没那么严重。对比一下某些“油改电”平台的车型,电池布局不合理,冬天掉电跟瀑布似的,星纪元ET这表现,简直是“打脸”那些唱衰电动车的人。
智能化方面,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变道、APA自动泊车,该有的都有。我试过高速NOA,从上海到杭州,大部分时间它自己开,我只负责盯着路况,轻松得像是在度假。特别是自动泊车,面对那种窄车位,它比我自己上手还稳。反观某些合资品牌,辅助驾驶还要选装,加钱加到你心痛,这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咱们拿它跟两个热门选手比比看。第一个是理想L7,同样是中大型SUV,理想赢在品牌认知度高,奶爸车形象深入人心,座椅舒适性也确实没得说。但它用的是增程技术,高速油耗偏高,算下来每公里成本比星纪元ET高不少。而且底盘质感,尤其过减速带时的松散感,跟星纪元ET一比,立马露怯。第二个是蔚来ES7,颜值高,服务好,换电方便。但价格嘛,起步就贵了五六万,配置还没星纪元ET给得狠。花更少的钱,拿更强的性能、更全的配置,你说这性价比,是不是直接“支棱”起来了?
安全性这块,星纪元ET也没含糊。车身用了超高强度钢+铝合金混合结构,碰撞测试成绩优秀。全车8气囊,加上L2级辅助驾驶里的主动刹车和盲区监测,开起来心里踏实。特别是它的AEB系统,我在测试时故意“作死”冲向假人,结果它提前几米就刹停了,一点不拖泥带水。这种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技术,比啥都强。
现在有些车,价格一降就是“跌冒烟了”,老车主气得蹦起来。但星纪元ET不一样,它靠技术堆出来的价值,让价格一直很坚挺。你买它,不是赌品牌,而是赌技术、赌体验。它不像某些“装逼利器”,外表光鲜内里空虚;也不像“买菜车”,能跑但没乐趣。它是一台既能带你翻山越岭,也能在城市里优雅穿梭的全能选手。
这么一台车,技术有奖,口碑在线,体验拉满,关键还“真香”。它不是那种让你一眼心动的“出片利器”,但绝对是开久了你会越来越爱的“驾驶玩具”。你说,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要是你手里有30万预算,你会选它,还是继续看理想、蔚来那些“走路摇头晃脑”的网红车?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