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高速大堵车,与其说是交通问题,不如说是一场大型魔幻现实主义行为艺术,主角是所有电动爹的车主们。一个开特斯拉的朋友,从深圳回湖南,平时400多公里的续航,高速上直接给你打个骨折。更骚的是,堵在路上,车没动,电量蹭蹭地往下掉,跟渣男的承诺一样不可靠。眼看着续航从50%掉到5%,这位兄弟的精神状态估计比电量崩得还快。最后,不装了,摊牌了,直接叫拖车,用最原始的方式完成了这次“智能出行”。那一刻,他悟了,智能的尽头是板车。
这根本不是什么技术短板,这是对所有新能源信徒的一次公开处刑。车企发布会上吹的那些500公里、600公里续航,都是在实验室里,温度25度,无风无雨,司机体重不超过60公斤,全程不开空调不大声听歌的情况下跑出来的。那叫续航吗?那叫饲养。一旦上了高速这个修罗场,电机高速运转,风阻加大加大再加大,再开个空调听个音乐给手机充个电,那电量掉的,比理发师手里的头发都快。原地堵车更是重量级,你以为车不动就不耗电?天真。空调系统为了让你能在车里蒸桑拿而不是直接烤熟,必须疯狂工作。一小时掉个几十公里续航都是基本操作。这哪是开车,这是在玩一场叫做“谁先没电谁是狗”的饥饿游戏。
隔壁油车车主什么心态?就差在车里开香槟了。堵几个小时,油表掉一格,心里慌都不慌。实在不行,前面服务区五分钟加满,又是一条好汉,续航八百公里起步,突出一个稳定。稳定,你知道这两个字在中年人的世界里,比爱情都重要吗?
然后就是充电桩问题。讲真,国庆期间在服务区找充电桩,比在男厕所里找到一个干净的坑位都难。好不容易排了两个小时队,轮到你了,发现充电枪是坏的。或者更绝的,一个油车大哥大大咧咧停在充电位上,你去敲窗户,他比你还横。就算你天选之子,一切顺利,快充半小时,也就充到80%。这半小时,隔壁加油站的油车已经来来回回换了三茬了。车企们天天吹自己充电多快多方便,建了多少多少桩,但这就像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一块,真泡到水里(现实里),也就那么一小丢丢。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这是玄学。你能不能充上电,取决于你的功德。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讲个暴论,现在大部分买电车的人,买的不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是一种“我为环保做了贡献”、“我站在了时代前沿”的自我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在高速上被堵到不敢开空调的时候,会瞬间蒸发。因为我真的拥有过特斯拉,我知道那种感觉。你在城市里开,666,电门一踩,所有油车都是弟弟,安静,提速快,机你太美。但只要你敢上高速跑长途,你就得把那个电量百分比当成祖宗一样供着,规划路线不是看哪条路近,是看哪条路上充电桩多。伺候好这个“电爹”,是你唯一的任务。
这背后是什么?是掀桌子式竞争。车企们为了抢市场,已经杀疯了。价格战打得底裤都不要了,配置堆得天花乱坠,冰箱彩电大沙发,就差给你配个搓澡师傅了。但他们都在回避一个核心问题:电池技术本身,没有颠覆性突破。你车里功能再花里胡哨,续航拉了,充电慢了,一切都是零。最好的营销,是直接把加油站爆了。做不到?那就别吹什么取代油车。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最尴尬。
写到这我得停一下,我感觉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过了,但你别说,还真他娘的是那个味儿。就像那些修仙小说,你天天吃丹药,境界看着飞涨,结果一到渡劫的时候,根基不稳,直接被天雷劈成渣了。现在的新能源车,很多就是这样,看着一身神装,结果天劫(国庆大堵车)一来,直接被打回原形。
更别提什么隐形成本了。电池衰减,几年后换个电池好几万,这叫省钱?这他媽是抢钱!保险一年比一年贵,省下的那点油钱,全给保险公司上贡了。而油车呢,技术成熟得像你家楼下开了二十年的兰州拉面,闭着眼睛都知道是什么味道,稳定,可靠,二手车还保值。
所以别再争“油车电车谁是未来”这种傻问题了。这根本不是技术问题,是信仰问题。就像奔驰,它最值钱的就是那个标。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对于绝大多数把车当工具的普通人来说,全场景的可靠性,永远是第一位的。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于代码,而在于高速上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L几的自动驾驶都没用。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没有结论。如果你一年99%的时间都在城里通勤,偶尔出门左转高铁飞机,那电车确实香。但如果你需要一台车,能随时带你去任何地方,不给你添堵,那对不起,目前还得是油车或者混动。车的本质是工具,不是意识形态的站队。非要站队,那我选择站在加油站这边,至少心里踏实。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