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尊界S800让我在重庆立交桥上10分钟充电跑400公里,奔驰S级车主看完这个数据后纷纷退订

70万尊界S800让我在重庆立交桥上10分钟充电跑400公里,奔驰S级车主看完这个数据后纷纷退订

服务区里停着一台奔驰S级,车主正焦急地等着慢充桩,我把尊界S800开到旁边的快充桩前。10分钟后,他的车显示充了不到100公里续航,我这边已经充够跑400公里。那一刻,我看到了什么叫“时代的眼泪”。

固态电池这玩意儿,真把燃油车逼到墙角了

说实话,第一次听到固态电池的时候我也是半信半疑。毕竟这些年被各种“革命性技术”忽悠得不轻。但开了几个月下来,这东西确实有点门道。

北京到上海800多公里,以前开燃油车得算着油耗,开电车得掐着续航。现在?一脚油门踩到底,中间就在徐州服务区喝了杯咖啡的功夫。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不用算账了,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更离谱的是那个充电速度。我朋友开Model S,每次充电都要在服务区待上一个小时,我这边基本就是上个厕所的时间。他现在见到我都有点心理阴影,说这不公平。

31个传感器,听起来吓人其实挺靠谱

特斯拉那套纯视觉我也体验过,平时还行,一到下雨下雪就开始“近视”。这台车走的路子不太一样,激光雷达配合摄像头,有点像给车装了双眼睛。

重庆那些立交桥我专门去试过,说实话那地方连老司机都得小心,更别说自动驾驶了。但这套系统表现得还算稳当,该变道变道,该超车超车,没有那种突然“发神经”的感觉。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三环上,前面一辆出租车突然急刹,我还没反应过来,车就自己开始减速了。那一瞬间真的有点后怕,要是反应慢一点就追尾了。从那以后我对这些传感器的态度改变了不少。

70万尊界S800让我在重庆立交桥上10分钟充电跑400公里,奔驰S级车主看完这个数据后纷纷退订-有驾

这静音效果,连我妈都夸

之前开的车子跑高速时风噪大得要命,后排的人说话都得提高嗓门。这台车不一样,120码的时候车里安静得有点诡异,我专门用手机测了下,58分贝,比我朋友的S级还要低。

那个音响系统更是厉害,23个喇叭听起来有点夸张,但效果确实没话说。老婆在后排听古典音乐,我在前排听摇滚,互不干扰。孩子最喜欢那个环绕声效果,说感觉像在电影院里。

后排空间大得有点“变态”,二排座椅放倒后我1米8的个子躺上去完全没问题。前段时间自驾游,老人坐后排说比高铁商务座还舒服,这话听着有点夸张,但确实挺受用的。

增程这个思路,挺适合咱们国情

虽然电池够用了,但这车还留了个增程器,我觉得这个设计挺聪明的。毕竟国内充电桩分布还是不均匀,尤其跑一些偏远地方的时候,有个“保险”总是好的。

上个月跑西安,全程1200公里就加了一次油,油耗控制在5个多一点。关键是增程器启动时几乎听不到声音,要不是看仪表盘根本察觉不到发动机在工作。

朋友说我这是“焦虑症”,纯电就够了。但我觉得技术归技术,实用归实用。能给你更多选择总比被限制住强,尤其是跑长途的时候,心里踏实多了。

买车后的服务,有点像买苹果手机

70万尊界S800让我在重庆立交桥上10分钟充电跑400公里,奔驰S级车主看完这个数据后纷纷退订-有驾

以前去4S店保养,那态度真的是“爱来不来”。现在这种新势力的服务模式确实不一样,有点像科技公司的感觉。手机APP能看到附近充电桩的状态,预约保养还能免费上门取车。

那个电池租赁方案我觉得挺有意思,月付不到2000块就能享受终身质保。虽然我没选这个,但对于担心电池衰减的朋友来说确实是个选择。

体验店的环境也不错,没有传统4S店那种压迫感。销售顾问也不会一直跟着你,想看什么自己慢慢看,有问题再找他们。这种感觉确实舒服多了。

70万花得值不值,心里有数

刚开始确实有人质疑新品牌能不能做好豪华车,我自己也有点忐忑。但几个月用下来,该有的都有了,该好用的也确实好用。

身边几个朋友提车后的反馈都还不错。有个哥们直接说,70万买到这个配置和体验,传统豪华品牌确实该着急了。当然,品牌底蕴这些东西不是一朝一夕能积累的,但产品力摆在这里,用户会用脚投票。

说到底,这或许就是行业变革的缩影吧。技术突破改变的不只是产品,更多的是整个消费认知。以前觉得豪华就是那几个德系品牌,现在看来,谁能把产品做好,谁就有话语权。

至于那些还在观望的朋友,我的建议是:与其纠结品牌,不如去试驾感受一下。毕竟买车是为了用,不是为了供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