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里坐着老婆孩子,我为什么最后还是选了“最笨”的丰田?

讲真,最近车圈这个状态,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直接开着水滴过来表示要进行一个技术的扶贫。大家都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你那个屏幕比电影院还大,卷零百加速快到能让牛顿的棺材板原地做托马斯全旋。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丰田的bZ5突然跑出来,不大声嚷嚷自己多智能,反而开始聊什么“高强度安全座舱”和“TSS 3.0”,这操作属于什么?属于在一群雷电法王中间,突然跳出来一个开始扎马步练金钟罩铁布衫的。

这不叫复古,这叫不务正业。或者说,这叫大彻大悟。

丰田终于不装了,摊牌了。当所有人都以为未来的战争是信息战、是算力对决的时候,丰田突然告诉你,战争的终极形态,还是肉搏。你那些花里胡哨的激光武器、无人机蜂群,在我一拳能打穿钢板的铁拳面前,都是虚妄。bZ5这个车,本质上就是丰田的一次行为艺术,主题是《你们卷未来,我卷命硬》。

车里坐着老婆孩子,我为什么最后还是选了“最笨”的丰田?-有驾

你看它这个“高强度安全座舱”,说的天花乱坠,又是热成型钢又是超高强度钢的。翻译过来是什么?就是硬,就是物理层面的硬。在如今这个技术名词比用户头发还多的时代,丰田选择了一个最朴素的卖点:我结实。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当别人都在给你画饼,告诉你我的自动驾驶能带你星际穿越的时候,丰田在旁边幽幽地说一句:但是他家的车,一碰就碎哦。

这种降维打击,有时候特别有效。因为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车里坐着的是我老婆孩子,我真的没那么关心我的车机能不能玩《原神》,我更关心的是,当一个喝了假酒的外卖小哥骑着改装电瓶车以80码的速度玩漂移过弯的时候,我的车能不能保住我全家人的命。

车里坐着老婆孩子,我为什么最后还是选了“最笨”的丰田?-有驾

这就是丰田悟了的地方。它终于想明白了,当下中国路面交通的核心矛盾,不是人与AI的矛盾,而是正经开车的司机与马路三大爹——老头乐、外卖小哥、以及不打灯乱变道的网约车——之间的矛盾。你的自动驾驶再牛逼,算力再高,能算得过一个从小区里突然冲出来的、无视红绿灯的老头乐吗?那个大爷的移动轨迹,连爱因斯坦都预测不了。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玩意儿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不在特斯拉,在中国的老头乐。而丰田的TSS 3.0,在我看来,它设计的核心场景,就不是什么高速公路自动巡航,而是专门为了应对这种“道诡异仙”式的路况。它的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探测车辆行人都属于常规操作,关键是它能探测“骑行者”和“路边护栏”。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严防死守那些从你视野盲区突然杀出来的“幽灵骑士”吗?它不是帮你开车,它是帮你保命。它的逻辑不是“我帮你到终点”,而是“我保证你能活到终点”。

车里坐着老婆孩子,我为什么最后还是选了“最笨”的丰田?-有驾

至于那个7安全气囊,现在很多车都标配。但丰田在这里又玩了一手玄学。它强调的不是数量,是“智能展开”。这就好比打架,别人是浑身挂满了手榴弹,看着吓人,但容易误伤自己。丰田是揣着几把淬了毒的飞刀,平时看不见,但只要有危险,刀刀致命,而且是精准命中要害。讲真,把安全气囊比喻成飞刀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有点那个意思。它就像一个贴身保镖,而不是一个移动军火库。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我大学时候那个诺基亚,从宿舍二楼掉下去,水泥地砸了个坑,手机捡起来还能打电话。那种安全感,是一种不讲道理的信仰。丰田现在要重塑的,就是这种信仰。当奔驰的信仰是那个三叉星徽,特斯拉的信仰是马斯克画的火星大饼时,丰田想把自己的信仰拉回到最原始的层面——“死不了”。

这是一种非常鸡贼,但也非常诚实的品牌玄学。因为会买丰田的人,骨子里就是求一个稳。他们不是不知道别的车更快、更酷、更好玩,但他们内心的安全感阈值被拉得很高。他们买的不是一辆车,买的是一个承诺,一个“无论外面多疯狂,在我这个铁盒子里你就是安全的”承诺。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bZ5这波操作,看似是技术上的保守,实则是战略上的“发疯”。它在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告诉市场: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好活。如果说之前的新势力是把蛋糕做大,然后自己多分一点。那丰田现在就是直接冲进厨房,把所有做蛋糕的机器全砸了,然后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个馒头,说:“饿吗?先吃点这个垫垫肚子吧,至少这个没毒。”

车里坐着老婆孩子,我为什么最后还是选了“最笨”的丰田?-有驾

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而最好的进攻,就是直接把对手的赛道给扬了。大家都在比谁飞得高,丰田直接开始挖防空洞。它不是要赢,它是要保证自己不要输。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丰田选了最中间的那条路,叫“活着”。这在当下这个疯狂的时代,简直是一股清流,不,是一股泥石流。但能活,就是能活。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