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本以为稳操胜券的“围猎”,最后竟演变成了自己的“断头台”。
德国车企高管们的电话,那几天估计就没停过,每一通都带着火气冲向海牙。谁也没想到,荷兰人那记看似精妙的“锁喉”,结果勒住的不是别人,反倒是自家欧洲兄弟的脖子。本想配合美国演一出好戏,结果舞台刚搭好,自己就先从上面摔了下来。
事情的起因,听起来颇有些仗势欺人的味道。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这种万金油式的理由,强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总部。这是一家在全球汽车芯片领域举足轻重的公司,背后是中国资本。荷兰人的算盘打得很响:控制了安世,就等于拿捏住了中国的一张牌,还能向大洋彼岸的老大邀功。
可他们似乎忘了一件小事,或者说,压根就没放在心上:安世的总部虽然在荷兰,享受着欧洲的风和日丽,但它几乎所有的生产线,那些真正能吐出芯片、创造价值的工厂,都在中国。
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让荷兰人懵了。他们兴冲冲地冲进安世总部,结果发现到手的只是一个空壳子,一个需要靠中国工厂输血才能活下去的“植物人”。真正的“心脏”——安世中国,在第一时间就发表声明,与荷兰总部划清界限,不再接受任何海外指令。
这就好比你抢走了一台电脑的主机,却发现显示器、键盘、鼠标全在对方手里,而且对方还改了你家WiFi密码。
欧洲的车企们瞬间就炸了锅。大众、宝马这些巨头,产线上的机器人还等着安世的芯片来唤醒呢。没有了芯片,那些昂贵的生产线就是一堆废铁。有机构估算,这么停产下去,每个月就是超过200亿欧元的直接损失。谁能承受得起?德国政府的电话自然就追了过来,言语中满是“你赶紧解决问题”的焦躁。
接下来中国的反击,才真正让荷兰体会到什么叫切肤之痛。
第一刀,就是废纸。安世中国宣布恢复对欧洲车企的芯片供应,但有个条件:所有欧洲客户必须废除与荷兰总部的旧合同,转而与安世中国直接签订新的长期供货协议。这意味着,以前流向荷兰总部的巨额利润和税收,现在一分钱都别想拿到。荷兰政府不仅没捞到好处,反而把自己变成了局外人,安世荷兰总部也彻底名存实亡。
紧接着的第二刀,更狠。所有与安世中国签订的新合同,必须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美元、欧元,在这儿不好使了。这一手,直接将这场商业冲突,升级到了货币战争的层面。虽然这动摇不了美元的根基,但就像在美元大坝上凿开了一个新的口子,谁知道这股水流未来会冲向哪里。
最要命的是第三刀,主动权的彻底转移。安世中国对外宣称,由于国内订单激增,未来将优先满足国内需求,剩下的产能才会考虑供应欧洲。这话说得相当不客气,潜台词就是:芯片卖不卖给你们,什么时候卖,卖多少,全看我们的心情和你们的表现。
这出戏演到这里,攻守之势已经完全逆转。当初那个意气风发,以为手握王牌的荷兰,如今却成了被各方指责的“麻烦制造者”。而这背后真正值得玩味的,是这次事件戳破的一个幻想: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人能轻易地对另一方进行“绝杀”,因为产业链的联系早已盘根错节。你以为你切断的是别人的血管,很可能到头来才发现,那其实是你自己的主动脉。
这棋局,显然还没到终盘,但荷兰这一步,确实亏大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