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GL8陆上公务舱智享版正式上市,指导价24.99万元,配置升级明显,成为中大型MPV的高端选择

我刚开车门,刚撞到门板的一瞬间,回头看了眼身后的空间,突然觉得别克GL8大得还挺实在。省掉了乘客区宽大这种正式词,我其实就是感觉坐在里面,像泡在一间小办公室,舒服。

上周跟朋友聊起这个新车,他发来一条信息:价格变高了,配置是不是都跟着水涨船高?其实我也估算了一下,别克这次涨了两万,指导价架在25万左右,但配置增加的剂量让我觉得,按常理说得值一些,但到底值不值这个价,还真得打个问号。

别克GL8陆上公务舱智享版正式上市,指导价24.99万元,配置升级明显,成为中大型MPV的高端选择-有驾

我点开了官方介绍,第一眼看中那大嘴格栅,咬合得挺凶的。实际上,这个格栅是不是也是品牌调性的一部分?我试想一下:就像我们穿衣服一样,要有档次感,配合整车的线条和灯组,整个人看起来更精神。没细想过,这个点阵结构是不是也是厂家花了心思琢磨出来的细节,既有视觉冲击,又不会显得太浮夸。

说到配置,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内饰方面讲究点,仪表盘和中控屏是曲面的双联屏,好像一体化的科技感多了点。用生活比喻——就像手机一体屏,没边框的感觉很顺滑,但换句话说,维护起来,屏幕碎了是不是也更麻烦?那电子怀挡,倒是挺方便,开车不用找挡杆,按一按就行。是不是太科技反而感觉多了点繁琐,你说值不值得多花这钱?

我估摸了一下油耗,换算成每公里油钱,差不多是8块8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这个数字,不算很低,但也还在能接受范围,就像天天走高架,挺容易出油耗的。

在这辆车上,我注意到一个细节——轮毂,仅五辐但造型简洁,还挺有气势。实际上,这个小细节我没怎么专门琢磨,但知道五辐结构跟车轮的耐久关系挺大。因为轮辐多了的话,可能重量重,但散热也快点;少点的,散热慢,并且容易弯,这就像你走路,要是脚尖太点,走路不自然。

别克GL8陆上公务舱智享版正式上市,指导价24.99万元,配置升级明显,成为中大型MPV的高端选择-有驾

对比同价位里,另外那款MPV,比如广汽传祺的M8,配置也差不多,但用料用工就完全不同。别克的设计感觉更整,内饰的质感上,可能更偏向科技,但操作复杂度也高点。你遇到过有人说我这车开久了,就觉得操作太多了,反而想找个简单的。这也让我反思,产品越智能,是不是有点装饰太繁琐的意思?我确实觉得,别克过去偏传统,现在拼的就是科技感,但用得顺不顺手,是大问题。

我刚才翻了个思路:这次的L2级别辅助驾驶,加了全景影像,能帮我倒车?我倒车试试。实际上,不带倒车影像的时候,我也惯用后视镜,但全景搞得更直观。问题是——你用十次,可能只有两次觉得特别方便;大部分时候,还得靠自己判断。设计师是不是考虑太多了,说白了,我不打算用到极致的智能驾驶,平日用用——到底是为了炫酷还是真用得上?

我记得有个修理工跟我说过:现在的车,很多配置其实是厂商互相拼比——就像手机广告里都在比屏幕多大,你用了半天发现,真正用起来,十块多的功能才有用几次。别克这次配了电动侧滑门,挺方便,尤其对我这种懒人,但如果一直用,电机坏了,修起来得麻烦,价钱也不便宜。

说到这个,我有个小疑问——是不是车厂在用这个贵点、多配置的策略,掌控我们的花钱欲望?比如我就惯了,没有很多功能的车,反而更耐用,省心。但你看销量,谁又不想让配置多点的车型多点?其实我也在想:是不是自己的心理落差?配置越多越觉得值,但实际上,普通家用车一样能用得好好的。

别克GL8陆上公务舱智享版正式上市,指导价24.99万元,配置升级明显,成为中大型MPV的高端选择-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流程好像变得太机械了——加满油走到百公里大概能用掉9升油,一升油约7块,粗算一趟油钱也就差个63块,放到一月用,算下来,油费还算合理。你会因为油钱少一点点,特别开心吗?我其实没那么在意油钱,只是真想体验一下,开着它走在街上,是不是有点高端感。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买车,是不是越来越像装裱自己?这辆车,给我最大感觉,就是它那前脸和多面板的科技感,让我觉得有点在展示。可实际上,日常用它,除了偶尔抬眼,很多精致只会成为装饰品。说到这个,我注意到车尾的梯形牌照框,设计挺细节,但我到底会不会天天看它?可能只在洗车的时候注意到。

你有没有觉得,车子这种外表的层次感,其实挺像我们小时候化妆一样——多一点遮瑕,少一点瑕疵,就能变得更精神。这个层次感到底是科技感,还是为了吸引眼球?我不敢说。只是,走在路上,看那一排排新车,我常在想:谁会真正用到这么多配置?是不是像我小时候玩模型,越复杂越喜欢,长大了反倒喜欢简洁了。

别克GL8陆上公务舱智享版正式上市,指导价24.99万元,配置升级明显,成为中大型MPV的高端选择-有驾

(这段又突然停顿)我也在想,车的硬件是不是跟油漆一样,只要工艺好,后续维护就少点麻烦。毕竟,有些复杂的按钮装上去了,搞不好比简单的机械还容易出问题。你说这是不是也是供应链里的博弈——多配点,卖个高价,用户愿意;少配点,成本低,但销量难上加难。

我还记得那位销售员曾经说:‘大多数人买车,最终用到的配置,也就那几样’。但大部分厂商都还是喜欢把所有可能的功能都塞进去,谁都不想错过潜在的市场。是不是就像冲咖啡机,功能再多,终究只有几样是真正用得上的?我启发到这里,突然觉得厂商和用户的博弈其实挺微妙的。

我知道这篇还没完全说完,但有时候,停下来想想,反而更清楚了:我们到底需要一辆车,是为了出行的实用,还是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炫耀?这问题,我也时不时困惑。

这辆车,外面亮晶晶,内里科技满满,但有个细节我还没想透——究竟开它走到市区,能让自己感觉像陆上公务舱一样的畅快。可是真正满足的,是那份细节带来的安稳,还是那片悬浮式车顶带来的虚幻?

别克GL8陆上公务舱智享版正式上市,指导价24.99万元,配置升级明显,成为中大型MPV的高端选择-有驾

你知道吗,我其实挺喜欢这样的没有完美答案的感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