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携手广汽,启境首秀:这款车不止智能,更要重新定义人与车的关系!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握着方向盘的一瞬间,车子似乎成了你的另一个“人”——它能听懂你的需求,能提前感知风险,还能提供超出期待的安全感。或者说,你对智能汽车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些“不够聪明”的产品?这些年来,我们都见过各种打着“智能”噱头却让人折腾半天的汽车,看着花样繁多的屏幕操作,你是不是也觉得有点累?

华为携手广汽,启境首秀:这款车不止智能,更要重新定义人与车的关系!-有驾

但说到2026年年中,我们可能会见证一个真正不同寻常的产品——华为和广汽联手推出的启境品牌首款车型。这款车不仅仅是智能化技术的集大成,还预示着我们与汽车关系的一种全新改变。靳玉志在一次央视专访里提到,“启境”这个名字象征“开启新境界”,它的使命就是让我们体验科技的极致温度。这些话,我开始听着觉得有点“营销腔”,但深入挖掘后,它背后的逻辑和细节,确实耐人琢磨。

说到车子的设计,这款车不是那种从国外买来设计图直接拼装的产物。华为有一个米兰美学研究所,这家机构可是专注于未来科技感设计的老手。这次他们和广汽团队一共花了整整8个月,“磨出来”了这款车的外形。冯兴亚看完最终版设计时不禁脱口而出,“眼前一亮!”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吐露实情——这车是真的让人舒服。不浮夸、不张扬,但你站在它面前,就能感受到科技感和时尚运动结合的那股“得劲劲儿”。徐直军还用了“很型”来评价,有点意思。这些对外观的赞叹,不仅是口头上的“官方彩虹屁”,而是真实反映这批设计师们的“不睡觉式打磨”。

华为携手广汽,启境首秀:这款车不止智能,更要重新定义人与车的关系!-有驾

再聊聊内在吧。启境全车搭载的是华为的乾崑智能解决方案,这玩意汉字看着就很敦厚,“技术实在”的感觉扑面而来。整套方案不仅包含了先进的WEWA架构,还集成了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以及全维CAS 4.0防碰撞系统。这些复杂的配置,乍一听可能有些“让人头大”。咱说简单点,你只需要知道,有了这套东西,车子的安全防护不再局限于白天晴天,在狂风骤雨的夜晚也能无缝保护你。它甚至能提前感知潜在碰撞风险,累计避免事故271万次。这数据乍看挺离谱,但用驾驶者的角度琢磨琢磨:多少次走神滑了半米、多少次夜间错估了变道距离?它的确能让人安心。

启境的诞生模式,倒是让我有些意外。传统车企总是“你搞技术,我们做制造”,分工明确但心隔肚皮。可华为和广汽干脆来了个“深度嵌入式协作”,从最早的产品定义,到后期的营销和服务,双方团队都像是在同一个开放办公室里直接沟通,方便得像赶集似的。华为的IPD/IPMS体系也跟着全流程“陪跑”,这种协作不仅仅是听上去的新鲜,更是对传统汽车制造模式的一次彻底颠覆。启境这个项目,不只是造出了一辆车,更是一种方法论的尝试,对智能化转型的中国车企来说,意义肯定不小。

华为携手广汽,启境首秀:这款车不止智能,更要重新定义人与车的关系!-有驾

启境项目背后有广汽的老底儿撑着。说起广汽,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那些经典车型,比如汉兰达、凯美瑞、雅阁。广汽的经验和品质控制能力,是启境背后无形的保障。这家公司不仅有28年的造车历史,还投入了什么三合一风洞实验室和AI工厂,简直是用智能化生产方式给车型赋予“钢铁滤镜”。这么说吧,华为负责智能脑袋,广汽管结实身子,这车子混搭出来的底子,感觉不会差。

这款车背后的意义远不止产品层面。广汽方面把启境项目当成一次“样板试验”,连文化、流程、组织都想跟着焕新,尝试什么“新智能化转型架构”。冯兴亚直言,它不仅是造车,也是现代工业化企业迈向智能信息化的路径探索。这话有点份量,可以理解成这是广汽对自己未来的豪赌。华为这边更有意思——它说启境将给用户带来“不会过时”的汽车体验。凭凭快速迭代的软件。简单点讲,软件常常更新,你的车用几年后还是“懂事”的个性化体验,还真有点意思。

华为携手广汽,启境首秀:这款车不止智能,更要重新定义人与车的关系!-有驾

回到最初,那些无数年轻人追捧的智能车,最终未能带来靠谱智能体验的失望感,可能要被这辆启境改变了。它计划在2026年年中亮相,到时候,你也许会捧着手机跳动心脏,看着它能否再次掀起汽车行业的热潮。不过现在,咱先期待着,这场不止是智能化的革命,更是一种关系的重塑能落到实处。因为聪明的设计,说到底都是为了让用户过得更舒服。对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