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刚刚来,街头巷尾的白色轿车上,还挂着夜里凝结的霜,我们可能很少注意到新能源车那些悄悄的变化。11月3日,广汽埃安i60启动预售,一下子就把车市里的“平民增程技术”拉到了前台,紧引起了一波关注。这车吧,直接说价格,纯电版预售价11.98万起,增程版12.68万。有不少人觉得,广汽是真有点想法,先别说这些数值咋样,单是“增程+纯电”双版本的配置,就能看出来它是往“接地气”这条路上走的。
其实埃安i60的定位是在“15万以下家用SUV”,这句话放在行业里不算新鲜,但为什么它能一下被不少人拿出来讨论呢?大家都清楚,这个价位段是典型的“国民车区间”,买这个价位的车,消费者一般更务实,这里说务实呀,主要贴着三个词:实用性、经济性、可靠性。别管是上班代步,还是在家拉个日用品,性能够用,钱花都能满足。
现在,咱聊聊它的“增程+纯电”。广汽埃安的确挺懂人性,它没直接推高价猛打市场,而是通过相对低门槛的增程版本,去吸引那些犹豫的人。有人会问,啥犹豫?就是那种想开电车但还担心续航焦虑的情况呗。拿我朋友举个例子——他是单位里的技术工,讲究效率,本来吧挺乐意尝尝纯电车的鲜,但前阵子去外地出差,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排了好几个小时,于是乎,这次预售一出来,他就在群里问,是不是增程版可以试试,燃油和电都能用啊?
我的确觉得,广汽很聪明。它两手准备,一边让城市用户开上了纯电车,一边又给有充电桩焦虑的人留一条增程路线。星源增程系统是它的抓手之一,这个系统做到了5.5L的亏电油耗,先别说高深术语,光这节油能力,直接能拉不少务实派用户。然而更有意思的是,它还让这套系统的静音表现和发电功率对标20万价位车型,这事儿吧,当时我还挺诧异,怎么这么“讲性能”?后来才明白,这种“讲”,其实是为了摆脱混动技术给人的贵价形象。广汽埃安似乎真想说一句:别装高冷,我们平民的新能源也能干这活儿。
还有一个亮点,是弹匣电池2.0。这电池型号吧,要是往技术里掰扯,咱普通人未必看得懂,但一个130万装车量和“零自燃”的纪录直接戳到点儿上了。家庭用户讲究安全,这种能让人安心的配置,实在是掏心窝子。至于智驾辅助功能嘛,高频场景里有高速导航和泊车自动化,这些需求对于家用车来说,确实够了,也不显得浮夸。
从行业来说,埃安i60的推出有点意思,它让“增程技术”的身段往下走了。曾经,会有人觉得增程车就得挂个“高端”,再贵一点才显得“有档次”。问题是,现在广汽埃安把这一技术打到了12万起的起步价位,入口更低,竞争压力却往上递增。从此,增程、插混、纯电三种技术,估计在10–15万之间,谁都不敢松口气。
这车吧,不光是技术的平权,还带出了广汽品牌形象的变迁。以前很多国民车是工具型的,你往哪开,它就给你跑哪,事儿不多,现在的埃安却在意“生活化”。提到“国泰民安脸”那一段设计,装饰还真不只是摆表面,往深了你会发现,它内外都有家庭化的氛围,比如内饰做得更精神,更贴近爸妈或者年轻人的审美。
插一句,国产电动车的普及挺考验产业链成熟度的。以前有人说,要是技术卡在国外,成本又高,咱国产新能源的崛起未必有底气,这样的议论,这几年真是减少了。埃安i60把“自研技术”挂在嘴边,估计它也对自己的供货链整合有点信心吧?这车市场表现如何,挺有关键性,我甚至觉得,它某种程度上能稍微试探一下基础用户是不是愿意接受更贴近生活的新能源设计。
这款车的亮相,算是广汽埃安的落子之一,它让家用电动车更亲近了普通人,也给家庭出行更多选择。能不能成为国民车,这得市场验明正身,但它带来的价格、技术、品牌定义上的变动,估计会让这一价位段的车市不太“太平”。说回头,让咱拿它比比标杆车型,还真挺值得琢磨,你说是不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