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入驻日本商超,永旺搭台,老牌车企防守

商场大厅里亮着刺眼的白炽灯,保安站岗,货架堆满,旁边是一辆银闪闪的比亚迪海豚,门头上贴着“只要两百万日元”,价格醒目得像花露水特价。周末时间,三四个西装男正和戴口罩的大爷大妈聊车,背后站着几个皮鞋微微发亮的永旺高管。但真正吸引目光的,不是那些咨询客户,而是柜台后默默拉开笔记本记录销售数据的人——他在记录市场裂缝的第一道断口。这一刻说不上震撼,但确实有点超现实,谁能想到电动车会在日本商超里扎下营盘?

如果你是一个日本普通消费者,路过这台比亚迪,会不会心里咯噔一下?三井、三菱、住友谋划的汽车江山,在超市里遇到中国电车,你会为十万人民币的价格心动吗?还是惯性地绕开,嘴里念叨:这玩意儿能开到北海道吗?电动车冲个电会不会把家熔了?这种情绪,在日本车市铺了几十年的防护网上,终于漏进了点雨。

事情并不复杂:比亚迪2023年就进入日本市场,从最早的招商、建网到如今一年卖出不到5000辆电动车。特斯拉更惨,十年磨一剑,网点才23家,销量几乎可以当别人案例来讲。日本汽车经销商体系和中国截然不同——本地经销商就是厂家的“直系亲属”,外来车企想沾边,跟碰瓷一样基本没戏。

没有网点,不管你是特斯拉还是比亚迪,都像带着手铐来卖东西。消费者就算看好新势力,也买不到、修不了,自然不买单。这条“死循环”,把日本市场兜得跟铁桶一样。电动车出海攻陷欧美易如反掌,但一到日本,隔行如隔山,连电都有些充不上。这里的汽车流通根本不是自由市场,是财阀捏起来的小王国——所有渠道都是“圈内人”掌控,圈外人想插队只能当异类。

至于永旺商超,说它和比亚迪合作,是商业利益驱动下典型的“出城投奔新玩家”。零售业利润率掉了三成,老业务没法搞,只能重新找赛道。电动车销售是一种救场方式,十几年前永旺就悄悄装起了充电桩,现在成了“电动便民先锋”,气候组织都得夸奖两句。商超卖车不是创新,更像是“没路可走时候的自救”,顺便薅比亚迪一把羊毛。

比亚迪入驻日本商超,永旺搭台,老牌车企防守-有驾
比亚迪入驻日本商超,永旺搭台,老牌车企防守-有驾

当然,这条路不是坦途,本地车企还在延缓充电桩普及,等着把外来电动车扼死在幼儿园门口。丰田、本田等巨头靠着财阀体系死守燃油车阵地,对新电动车势力百般刁难。这不是一般的商业竞争,更像是财阀博弈中的战略角力,跟足球场上踢球没什么关系,都是在布局。

丰田背后是三井,三菱汽车背后自然三菱财阀。两边在燃油车市场火拼得不亦乐乎,没撕出实质伤口,但在电动车和商超渠道上暗流涌动。永旺背后是三菱系,在某种意义上帮比亚迪卖车,也是财阀之间互掐的变种战术,用点渠道资源敲打丰田——既能赚点补贴,又能给对手添堵,何乐而不为?

所以,比亚迪和永旺这场合作,看似水到渠成,实则暗流涌动,三方各自算盘打得噼啪响。比亚迪要破圈,永旺要突围,三菱系乐看丰田出丑。现场的热闹不是偶然,是三方现实妥协下的必然。

数据是最不会骗人的朋友。东京首批商超,一天来200多组用户咨询、预约率三成以上。永旺玩得也不是短线快钱,直接给比亚迪网点自主定价、配套积分促销,还承诺扩充到100家以上。这种“自带资源”的盟友,比什么自主创业都来得实际。

比亚迪还准备为日本开发专门的轻型纯电汽车,这类车在本地占40%新车销量。如果市场真能打开,比亚迪销量上亿都不难——当然,说这话还得看后续产品力和政策支持,毕竟日本消费者挑剔起来连本地品牌都嫌弃,更别说中国来的了。特斯拉是对手,比亚迪技术、产品和定价,优势明显,这种直接对决反而成了好事。

讲回来,日本车市之所以封闭,背后其实就是传统利益集团的自保。电动化升级来得太快,本地企业一时没技术突破,就只能靠体系、渠道死扛。“石头挡洪水”是所有老玩家最喜欢的防守方式,可商超合作这种“另辟蹊径”,就像小溪冲开堤坝,后面洪水一来,传统壁垒撑不了多久。

比亚迪入驻日本商超,永旺搭台,老牌车企防守-有驾

对比亚迪来说,这次跟永旺商超的联手不只是赚钱,更像是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打了一记品控“背书”。在日本市场立足,能让挑剔的日本消费者认可,这把“信任票”未来会投给全球其他市场。对中国车企来说,破圈策略不再局限于产品力,渠道创新才是真命题。以前靠自己建网点,花钱又费事,现在和本地大资源公司联手,“借力打力”,有点像警犬带路抓人——效率高不说,还能省俩腰子。

但再说点“黑色幽默”,那些年我见过无数企业自信满满地敲门出海,最后卡在本地政策、渠道、甚至维修网点,一脸懵逼地回家开总结会,发现最大问题不是产品不好,而是路根本走不通。比亚迪这招不是破天荒,也不是灵光一现,更像是面对行业壁垒时的“懒人打法”:有现成资源就用,没必要自己硬碰硬。干刑侦的都明白,破局关键不在于你技术多牛,而是有没有路走;路一通,自来水倒灌,再牛的老玩家也得喝新茶。

比亚迪入驻日本商超,永旺搭台,老牌车企防守-有驾
比亚迪入驻日本商超,永旺搭台,老牌车企防守-有驾
比亚迪入驻日本商超,永旺搭台,老牌车企防守-有驾
比亚迪入驻日本商超,永旺搭台,老牌车企防守-有驾

所以,汽车行业的所谓“垄断体系崩盘”,其实从来不是一夜爆炸,而是无数细小口子慢慢蚕食原有结构。比亚迪和永旺的合作,就是这种裂痕里第一缕亮色。市场有惯性,历史有惯性,行业变局并不会因为一次合作瞬间改变,但一个“新路子”一旦打通,后面效仿者会接二连三。你站在商场里看电动车进驻,可能觉得新鲜,好像迈进了一步,但几十年后回头看,这种节点会是行业拐点。

现在的汽车市场,比的是谁敢创新模式,谁敢打破规则。如果所有中国车企都能学会这一招,出海再不是“技术出口”,而是真正的市场渗透。但对行业老玩家来说,这种变局像预告片一样,所有“防守”只能一层一层破碎下去,终有一天得面对潮水一般的电动化浪潮。

写到这,我不禁琢磨:站在未来的节点,电动车到底能不能像电饭煲一样进入日本人家家户户?垄断体系真的会因为一个商超合作就彻底崩盘吗?还是说,老玩家用尽最后一根烟头搪塞时代洪流?反正,这种故事里,永远只会有一群人走在前头,另一群人自以为安全。谁是真赢家,或许得等更多商场、更多消费者投出下一票后再见分晓。

你要问更深层的那个问题:当壁垒和创新碰撞,行业到底会选择“自我保护”还是“主动变革”?对于比亚迪来说,也许下一个该考虑的不仅仅是卖车,而是怎么用“叛逆者思维”重塑整个市场格局。热闹归热闹,接下来谁主沉浮,也许才刚刚开始。

比亚迪入驻日本商超,永旺搭台,老牌车企防守-有驾
比亚迪入驻日本商超,永旺搭台,老牌车企防守-有驾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