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儿八经的概念车,量产后难免要“骨折”一下,这事儿大家都见怪不惊了。可这次上汽奥迪E5 Sportback,偏要蹚这条“反向操作”的浑水。信誓旦旦“概念车原味复刻”,结果轮毂还是悄咪咪地“瘦身”了。这下,吃瓜群众难免要腹诽:这颜值巅峰,还能撑得住场面吗?
谁料,实车一亮相,倒真有几分可圈可点之处。猎装轿跑的做派,线条够飒,尽管22寸的恨天高换成了20寸的花瓣,但搭上那块封闭式蜂窝格栅和贯穿式灯带,前卫感依旧呼之欲出。
尤其得说说前机盖上那道空气动力学风道,绝对是点睛之笔。说来也巧,今年性能车圈子好像对这种“开孔哲学”情有独钟。小米SU7、极氪001 FR,一个个都在这上面挖空心思。
有汽车老炮专门拉去溜了一圈,撂下一句话:这玩意儿可不是花拳绣腿,硬生生把风阻系数拉低了0.8%。莫要小觑这区区零点几,对于死磕性能的车而言,那可是精打细算的主。
讲到上汽奥迪,这些年在新能源赛道上的折腾,怎么说呢,颇有几分“幡然醒悟”的意味。超短的前后悬设计,既想握紧德系车的操控命脉,又不想被传统旅行车的条条框框拿捏。再佐以本土化调校的智能座舱,合资品牌玩转“中国风味”,这步棋看样子开始有点嚼头了。
话锋一转,不得不cue一下。今年1-5月,外资品牌新能源车的报批量,同比暴增42%。这串数字,就足以管窥一二。之前总觉着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这块儿慢半拍,现在看来,市场正在重新审视他们的段位。
可换个角度想想,传统豪门入局电动化,真就顺风顺水吗?怕是没那么乐观。一方面,新势力们早已攻城略地,攒下了不少用户和口碑。另一方面,老牌劲旅在转型途中,势必会遭遇各式各样的水土不服,比如组织架构、技术导向、品牌心智等等。
那么,这款续航超过600km的奥迪E5 Sportback,能成为传统豪华品牌狙击新势力的“秘密武器”吗?依我看,有这个苗头,但离最终目标还差着几口气。
必须承认,E5 Sportback在设计、性能和智能化方面,确实有几把刷子。但这年月,光有亮点还远远不够,还得看定价、营销和售后服务。毕竟,现在消费者手里的牌太多了,性价比、体验感,缺一不可。
再者说,合资品牌搞电动化,最大的底牌,莫过于品牌沉淀和渠道优势。可如果不能巧妙地打出这些王牌,反倒被旧有思维绊住脚,那也难免在新赛道上折戟沉沙。
所以,在我看来,奥迪E5 Sportback的问世,无疑给传统豪华品牌带来了一丝曙光。但要真正实现逆袭,还需要挥洒更多的汗水,进行更彻底的蜕变。
当我们想当然地把合资品牌电动化转型滞后的原因归咎为“巨轮难掉头”时,是否忽略了它们内部盘根错节的利益羁绊和路径依赖?说到底,转型意味着要割舍一部分既有蛋糕,要打破一些固守的章法,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并非易事。
回到最初的议题,上汽奥迪E5 Sportback能掀起电动旅行的滔天巨浪吗?我觉得,它更像是一声发令枪,一个传统豪强试图在新能源纪元找寻新方向的信号。至于能不能跑到终点,还得看它未来的路数如何。
说不定经年之后,当我们再次回首这款车时,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款座驾,而是一个时代的切片,一个传统车企拥抱变革的脚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