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最不务正业的,我觉得是蔚来。具体来说,是ET9那套叫【天行】的底盘。
当所有人都还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研究怎么让老板在后排躺得更舒服的时候,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突然非常值得关心,他直接掀了桌子,开始聊一个非常古典,甚至有点吃力不讨好的东西:驾控。
讲真,这操作就很玄学。一个行政旗舰,一个理论上的后排老板专属座驾,你不好好研究怎么按摩,开始研究怎么劈弯?这就像一个准备渡劫的修仙者,不去炼丹吃药,反而开始蹲马步练起了金钟罩铁布衫,突出一个画风突变,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拿错剧本了。
过去,BBA那帮老师傅们搞的所谓驾控,本质是一场大型的妥协艺术。为了让后排舒服,悬挂就得软,车身就得长,结果就是开起来像开船,司机师傅累死累活,后排老板该晕车还是晕车。想让司机开得爽,悬挂一硬,底盘一低,过个减速带能把老板的腰子颠出来。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是刻在机械结构里的原罪。
但ET9这套天行底盘,压根就没想过妥协。它不是在跷跷板两头找平衡,它是直接把跷跷板给砸了。它不是拼积木,它是直接把线控转向、后轮转向、全主动悬架这三味主药,扔进一个叫VMC车辆运动管理系统的炼丹炉里,一顿猛火锻造,最后出来一个叫【车适应人】的神经元集合体。
这玩意儿,不是进化,是飞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过去的逻辑是,人要去适应车,你要花时间去摸索这台车的脾气,它的极限在哪,它的G点在哪。但ET9的逻辑是,车来适应你,甚至是在你反应过来之前,它就已经适应完了。它每毫秒都在算,你下一步想干嘛,路下一步想怎么颠,然后提前把动作做了。这他妈才叫智能!
就拿我这种中年人最头疼的场景来说:市中心的老破小停车场。那路窄得,感觉就是给自行车设计的。你开个5米3的大车进去,约等于把一头成年蓝鲸塞进一个澡盆里,挪一下都费劲。但ET9这个大家伙,后排轮子能给你扭一个8.3度的骚气角度,硬生生把转弯半径压缩到5米出头,比很多A级小车都灵活。什么叫降维打击?这就叫降维打击。它直接把一个物理题,变成了一道玄学题,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它把驾驶员这个角色,从一个苦哈哈的“司机”,变成了一个手握遥控器的“高达驾驶员”。你根本不用费劲去打那几圈方向盘,线控转向会帮你把转向比调到最舒服的位置,轻轻一动,车头就过去了,精准得像在玩赛车游戏。说起来,我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在用我那个老掉牙的诺基亚玩贪吃蛇,明明操作简单到爆,但就是能让你觉得自己是神。
这种感觉,在高速上更明显。以前开大车跑高速,最怕的就是变道,总感觉车屁股慢半拍,心里没底。但ET9不一样,它的前后轮是联动的,你方向盘一动,四个轮子瞬间心领神会,整台车是“平移”过去的,干净利落,没有一丝多余的晃动。这种体验,你没开过真的很难理解,它已经脱离了传统汽车“机械感”的范畴,更像一个活物。
当然,你可能会说,不就是堆料嘛,谁不会啊?坏了菜了,还真不是谁都会。这套900V的电驱,体积比上一代小了30%,重量轻了20%,这才给底盘上那些花里胡哨的零件腾出了空间。这背后是实打实的工程能力,是那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竞争。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ET9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ET9比作修仙还是有点草率了。它更像什么?更像《道诡异仙》里的李火旺,一个在混乱中强行建立新秩序的疯子。
大家都觉得行政旗舰就该“好坐不好开”,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品牌玄学,尤其是奔驰,它最值钱的就是这个“坐”字的信仰。但蔚来偏不,它就是要告诉你,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它不是在Panamera的赛道上跟保时捷死磕,因为那种用户,你就算造出个飞碟他也不会买。会买保时捷的人,就是喜欢保时捷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蔚来的目标用户,恰恰是那些被传统豪华PUA了很久,但内心又渴望掌控感的人。他们既要后排的舒适,也不想放弃驾驶的乐趣。ET9做的,就是把这种过去被认为是“奢望”的需求,变成了标配。
所以,ET9的“好开”,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开了。它不是那种硬桥硬马的沟通感,不是那种需要你用技术去征服的野马。它是一种“智能化”喂出来的全新物种,一种容错率极高,下限极高,同时上限也深不可测的驾驶体验。它让一个新手司机,也能轻松体验到“人车合一”的快感,同时又给老司机留足了探索的空间。
它不是来跟你比谁跑得快的,它是来告诉你,你连比赛的资格都没有。它用一种近乎耍流氓的方式,重新定义了智能电动时代,行政旗舰的驾控到底应该是什么样。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竞争了,这是一种世界观的碾压。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