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卖车的是不是都疯了?
我跟你说,昨晚深蓝L06那个预售价一出来,13.99万起,我脑子里“嗡”的一声,第一反应不是“便宜”,而是“不对劲”。
太不对劲了。
这感觉就像你在楼下吃碗兰州拉面,老板突然给你加了半斤澳洲和牛,还笑眯眯地跟你说:“哥们儿,没事,送的。” 你敢信?你第一反应肯定是琢磨这肉是不是哪儿不对,或者老板是不是想把闺女嫁给你。
13.99万,这价格在今天的电车市场里,不算惊世骇俗。但你猜怎么着?深蓝给这碗“拉面”里加的“料”,是激光雷达,全系标配。
激光雷达啊,朋友。
这玩意儿前两年还是蔚来、小鹏那些三十万往上走的“新贵”们,用来区分自己和“凡夫俗子”的身份铭牌。怎么一转眼,就成了13万级别小甜甜的标配了?这世界变化也太快了,快得让人有点晕车。
所以,今儿咱不聊这车开起来怎么样,那得等试驾。咱就盘一盘深蓝这步棋,它到底想干嘛?要我说,这根本就不是一次简单的“新车发布”,这是一封战书,一封写给所有还在12万到20万价格区间里肉搏的同行们的战书。
而且,这封战书的核心,不是“价格战”,而是“配置战”的终极形态——我管这叫“掀桌子式”降维打击。
过去大家打价格战,是你便宜一万,我便宜八千,再送你点脚垫、贴膜,小打小闹,还都讲点武德。现在深蓝这玩法,是直接把原来三十万级车型的核心配置,一榔头给你砸到了十三万。
这就像什么?就像手机市场,当所有人都还在为64G还是128G内存抠抠搜搜的时候,突然有个厂家宣布,我们以后所有手机,哪怕是千元机,都是1T起步。
你让其他厂商怎么玩?跟还是不跟?
跟,你的成本扛不住,利润薄得跟纸一样,卖一台亏一台。不跟,消费者用脚投票,人家那儿加十块钱就能从自行车换成摩托车,凭什么在你这儿买?你瞬间就成了“配置落后”的代名词。
这就是阳谋。赤裸裸的,不加掩饰的阳谋。
深蓝在赌,赌的就是消费者的心理。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买车的时候,懂那么多技术细节吗?大部分人不懂。但我们懂一样东西,叫“占便宜”。
“我花了13万,买到了一个别人要花30万才能买到的东西”,这种心理满足感,是无价的。至于这个激光雷达我一年用不用得上三次,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我车顶上那个“小犄角”,就是我聪明消费的勋章。
深蓝S07和S05那两台SUV卖得还行,但轿车SL03和L07一直半死不活,就是因为在同级别里,没啥能让人“哇”一声的尖叫点。现在L06来了,这个“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就是那个准备了许久的尖叫点。它不为别的,就为在消费者进店看车那最初的十分钟里,用一个绝对的“价值不等式”把你砸晕,让你觉得不买就是亏。
当然了,生意人嘛,没一个是傻子。送你“澳洲和牛”的同时,人家也把算盘打得噼啪响。
有意思的细节来了。你看,它宣传说“中国品牌首款搭载磁流变悬架”。听着牛吧?这可是凯迪拉克那种豪华品牌爱用的技术。但你仔细一看,哦,只有顶配的顶配才有,而且目前还是“限时赠送”。
啥叫“限时赠送”?说白了,就是鱼饵。先把名声打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有这好东西”,然后通过这种“免费升级”的活动,诱导你去买高配。等活动期一过,这玩意儿就成了选装包,又是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还有那个城区辅助驾驶,硬件给你配齐了,两颗地平线征程J6M,256TOPS的算力,听着挺唬人。但想用最牛的城区领航功能?对不起,请再掏一万块“选装订阅”。
看见没?这套路熟不熟悉?硬件按成本价甚至亏本价卖给你,然后通过软件、服务、选装包,一刀一刀地把钱再赚回来。这压根就不是传统车企的玩法,这是互联网公司的标准打法。你的车不再是一锤子买卖的工业品,而是一个需要不断付费才能解锁全部功能的“移动服务终端”。
所以,深蓝L06这台车,你不能只把它看作一台车。它更像一个风向标,预示着整个汽车行业的竞争模式,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背后,藏着两条更深的暗线。
第一条,是供应链的血战。凭什么深蓝敢把激光雷达干成白菜价?真的是它长安家大业大,不差钱?不全是。根本原因在于,像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这些曾经的“高科技”,在上游已经被我们的供应链企业卷成了渣。当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当技术路线逐渐统一,成本就会出现断崖式下跌。深蓝只是第一个抓住了这个时间窗口,把供应链被压榨出的最后一滴血,变成了自己射向对手的子弹。
这颗子弹打出去,疼的不仅是同行,更是那些还想靠这些硬件赚取高额利润的供应商。一个残酷的循环就此形成:主机厂为了活命,疯狂压榨供应链;供应链为了生存,只能疯狂内卷降成本;降下来的成本又变成了主机厂打下一轮价格战的弹药。
在这场绞肉机里,没有赢家,只有幸存者。
第二条暗线,更有意思,是跨界战争。你注意到没,L06首发了一颗叫“联发科天玑S1 Ultra”的座舱芯片。联发科啊,朋友们,就是那个在你手机里和高通打得头破血流的家伙。现在,它跑到汽车里来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汽车的战场,已经不再是传统汽车巨头们的专属俱乐部了。你看到的,是长安在和吉利、比亚迪竞争。你看不到的,是这台车壳子底下,地平线在和华为、英伟达厮杀;是联发科在和高通、三星抢地盘。
汽车,正在变成这些科技巨头们的“第二战场”。谁掌握了汽车的“大脑”(自动驾驶芯片)和“神经中枢”(座舱芯片),谁就掌握了未来十年最大的流量入口和利润金矿。我们买的已经不只是一台交通工具,而是一个捆绑销售的、装着四个轮子的巨型智能手机。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深蓝L06这台车,到底怎么样?
它就像一个精心包装的礼物盒。外面用“全系激光雷达”这张最华丽的包装纸包着,扎着“13.99万”的彩带,让你一看就心动。等你打开一看,里面有真金白银的好东西,比如那个性能不错的电机和宁德时代的电池;但也有一些需要你“付费解锁”的隐藏关卡,比如那个订阅制的辅助驾驶。
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短期内,这绝对是好事。神仙打架,凡人吃瓜看戏还能捡便宜,何乐而不为?用更少的钱,体验到更前沿的技术,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但把视线拉长远一点,我心里又有点犯嘀咕。
当所有的车企都被卷入这场“配置军备竞赛”和“无底线价格战”里,当大家都不再追求合理的利润,而是为了市场份额杀红了眼,最后会剩下什么?是技术的真正进步,还是一地鸡毛的同质化内耗?当一个行业里,没有人能体面地赚钱了,那这个行业的未来,真的会好吗?
我不知道答案。
深蓝L06只是往滚油里浇下的又一瓢凉水,把本就沸腾的市场,炸得更响了。它可能成为深蓝的救世主,也可能成为压垮某些竞争对手的最后一根稻草。
它到底是一碗加了澳洲和牛的兰州拉面,还是一颗包装精美的手榴弹,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了。
这浑水,你怎么看?评论区碰个头?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