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锂电与钠电量产,两轮车冬天续航不掉链子
老李修车铺的门口,这几天总有骑着新款两轮车来换电池的。前几年,他最常见的是铅酸和石墨烯,说实话,冬天一到,不少人早晨推着车来抱怨“昨天还能跑四十公里,今天二十就趴窝”。今年不一样了,有个送外卖的小伙子说,他那台用了钠电池的新车,在零下十多度的清晨跑了快九十公里,回去还有余量。
比亚迪这波动作挺猛,把原本用在汽车上的刀片结构锂电直接下放到两轮市场,还跟京东搞了个合作——老张(开配件店的)说,现在他进货都得扫防伪码,不像以前,一堆假壳真芯或者翻新货混在一起,很难分辨。京东那边直接走供应链发货,对想买正品的人来说省心不少。
另一边,台铃也没闲着,他们拉上超威和华友,把研发、生产、销售绑成一条线。有意思的是,小区楼下那位退休老师傅还特意去试骑了一圈钠电版轻便摩托,说是起步轻快,比他之前那辆石墨烯版本要灵活些,而且爬坡没那么吃力。他还提到一个细节:停车场保安说,这种新电池充一次能顶过去三四天,“不像以前,下班回来就得先插上充”。
维修圈里流传一句话:“冬天看低温性能,夏天看循环寿命。”锂和钠这俩家伙,在耐寒方面确实厉害——听东北群里的哥们儿讲,他们测过-20℃环境下容量掉不到一成。而且循环次数高得离谱,有师傅算过账,如果一天充一次,用八九年问题不大。这对那些一年换一次铅酸的人是省钱又省事。
续航方面变化也明显。我邻居小陈换了套比亚迪锂包后,从原来的80公里提升到了接近140公里,还减重好几斤。他笑称,现在拎上楼都不用喘半天气。不过价格嘛,也不是秘密,新技术成本高,一辆同配置的新款可能贵出千把块。但有人算过平均成本,其实并没有贵多少,因为中途不用频繁换组装差、电芯虚标的便宜货。
至于石墨烯……老李摊手,说以后可能只能在库存里看到它。“安全是安全,就是寿命短点儿。”而且现在大家追求快充、高密度,再加上低温表现落后,被替代只是时间问题。有趣的是,还有人问能不能给旧车型改装成钠或刀片结构,那位搞改装的小彭直摇头:“理论可行,但划不来,你光改接口、控制器的钱,就够买半辆新车。”
昨晚回家的路上,看见小区门口停了一排崭新的白色踏板,据说全是刚提的新款钠电版,其中有一台还是物业经理订的。他笑呵呵地说,今年冬天地库估计不会再看到那么多推着坏车进来的身影了,不过……他说完顿了一下,“就是怕明年春天,又有人嫌太耐用了,不知道怎么处理旧壳子。”这事,我觉得迟早会有人琢磨出法子的。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