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奥迪Q3的价格,已经不是跳水了,这属于是带着整个跳台一起自由落体,直接砸穿了地板。官方指导价二十五万往上,结果四儿子店里的销售大哥含着泪告诉你,十七万多就能开走。这个操作,属于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翻译过来就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在如今这个所有车企都杀红了眼的黑暗森林里,体面是什么?不存在的。最好的营销,就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
坐进Q3那个驾驶舱一样的操作台,第一感觉就是,诶,奥迪还是那个奥迪,味儿很正。整体向驾驶员倾斜,好像在时刻提醒你:你是司机,别老看旁边的大妞。用料摸上去还行,软的,高级感嘛,就那么回事儿。我作为一个开过老款A6的中年人,负责任地告诉你,奥迪的灵魂从来不在于它用了多少软塑料,而在于方向盘上那四个圈。这是一种玄学,一种信仰。就像你问一个果粉为什么买iPhone,他能给你扯一堆生态、流畅度,但核心就一句话:因为它是苹果。买奥迪也是一个道理,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至于那10.1英寸的中控屏和12.3英寸的仪表盘,在这个国产车都恨不得把IMAX屏幕塞进去的时代,只能说是“有”,仅此而已。不卡,能用,逻辑清晰,但你要是想在里面看“机你太美”或者打游戏,那还是算了。它的存在,更像是一种姿态,证明我奥迪也懂科技,但我的科技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看的。典中典了属于是。
外观就更不用说了,六边形大嘴,蜂窝煤中网,分体式大灯,一套祖传的组合拳打下来,让你隔着二里地就知道这是奥迪家的崽。侧面腰线,悬浮车顶,大轮毂,都是为了让你觉得这车很运动。实际上呢?这就要聊到它最核心,也最让人纠结的点了——动力。
奥迪给Q3准备了两条“修仙”路径,一条是1.5T的“炼气期”,另一条是2.0T的“筑基/金丹期”。
先说1.5T版本,118千瓦,250牛米,百公里加速9.6秒。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你在市区里开,红绿灯起步,只要旁边不是个老头乐,你基本不会输得太难看。动力平顺,不冲,佛系得很。但讲真,一辆顶着四个圈的豪华品牌SUV,零百加速9.6秒,这简直就是对牛顿的羞辱!这玩意儿就是个典型的“压缩毛巾”,看着是个SUV,实际上动力体验可能还不如某些买菜车。买它的人,图啥?图的就是用最低的成本,获得那四个圈的入场券。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这个标。
然后是2.0T版本,这才是奥迪真正的“道法”所在。低功率版137千瓦,动力响应明显快了一截,超车变道有了底气,这才是“筑基期”该有的样子。而高功率版,162千瓦,350牛米,再给你配个quattro四驱,7.2秒破百。坏了菜了,这一下就“金丹大成”了。我开着这玩意儿在雨天劈过弯,那个四驱系统给你的感觉,就像是开了金钟罩铁布衫,四个轮子死死地扒在地上,稳得一批。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而雨天行车的安全感,有时候真的就在quattro。
那么问题来了,2.0T这三款怎么选?
低配的时尚动感型,其实配置已经够用了,什么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都有,属于是经济适用型金丹修士,法宝不多,但核心功法没落下。
中配的RS套件燃速型,多花几千块,给你一套RS运动外观。这是什么?这就是皮肤包啊朋友们!性能一点没变,就是看起来更凶了。专门给那些追求“表演性”的消费者准备的,主打一个“我看起来很能打”。
顶配的45 TFSI quattro,高功率+四驱。这才是完全体。这不仅仅是动力更强,更是面对复杂路况时的一种“降维打击”。当然,价格也上去了,快三十万了。
写到这里,我感觉我不是在写车评,我是在写一本《凡人修车传》。但你仔细想想,这逻辑是不是没毛病?
所以,最后的选购建议是什么?
如果你的预算真的非常有限,买Q3就是为了圆一个豪华梦,为了那个标带来的社交属性,那行,1.5T进取致雅型,落地不到十八万,买!买了之后把尾标抠了,没人知道你排量多少。主打一个信息差。
但凡你对开车这件事还有点追求,还想偶尔体验一下什么叫推背感,直接上2.0T。至于2.0T里怎么选?只想要个样子,就选中配RS套件,开出去唬人足够了。当然,多数人买这车也不会在雨天开到120公里/小时去劈弯,但quattro这个东西,就是得有,是一种信仰加持。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我那个刚买车的朋友,他当时也在Q3和各种国产新势力之间纠结。我问他,你图啥?他说,我也不知道,但每次看到那四个圈,就觉得心里踏实。
你看,这就是品牌玄学。
最终的购买建议其实非常流氓:别去分析什么参数和配置了。问问你的钱包,再问问你的虚荣心。哪个声音大,就听哪个的。因为会买奥迪Q3的人,他早就被那四个圈给筛选过了,剩下的纠结,不过是想找个理由说服自己,自己做的决定是理性的。但实际上,从他走进奥迪4S店的那一刻起,理性就已经输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