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事让我琢磨得挺多,十万块钱上下的纯电SUV,真的是卷得没边了。想买辆车的人挤在这个价位里挑来挑去,从外观到参数,从续航到空间,一顿猛夸。可真到手,有不少人就傻眼了。续航数写得好看,跑起来糊弄人;智能系统吹得牛,能不能用实际说话。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这一波电车内卷?不同厂商为啥有人敢拍胸脯认认真真,把数据摆台面给大家看?
先问一句,大家选车,最在乎什么?续航、空间、安全、智能配置还是价格?其实大部分人买这类车,看重的是日常通勤、偶尔自驾、举家出行,既要能撑得住面子,又得让钱包没啥压力。这些厂商为抢市场,续航数据都敢往五百六百标,实际体验却各有乾坤。怎么这么多人明明知道虚标,却还在纠结,还是忍不住去试探便宜货?这事里头到底是谁在骗,又是谁在自我安慰?
我身边一哥们,去年咬牙买了某国产纯电SUV,上市时候宣传不输特斯拉,续航写五百公里,还能智能语音,自动导航。结果呢?上班路况正常,冬天一开空调,电量掉得比喝水还快。周末拉着家人出门,还想和论坛里说的一样趟趟长途,跑到三百公里直接惊慌失色,连导航都卡顿——那些自诩能自动驾驶,其实就是学会了跟前车慢慢磨。你说厂商这续航,咋就敢明着虚标?用户体验呢?
关键问题就在于纯电车续航虚标几乎成了行业潜规则,厂家自己心里有数,车主用多个充电桩APP,导航App倒腾着找,谁还真以为能开到官方说的那数字?官方宣传其实就是在比谁更敢“做梦”,媒体测得都标“春秋综合工况”,只要你路况复杂,开空调,速度快,这续航掉得飞快。有的品牌还懂得玩数字游戏,如果车主问起来就一句“你是不是开得太猛”“你是不是充电桩不靠谱”,这锅不管他们背。
于是我们就见到了各种奇葩现象,有家用车买回来后排挤得伸不开腿,电池多用几年掉电严重、智能语音不灵光。但消费者还在犹豫,到底追便宜还是赌实用?最近有家伙试了零跑B10,不吹不黑,倒是有点东西。官方标续航五百多,实际能跑个八成九,暑假优惠直接干到九万多,家人上车还觉得宽敞,空间用得挺足。
我也去体验了一下,这车子空间确实不错,后排坐三个人不嫌挤,全家大小东西一堆也装得下。关键是续航没有特别夸张,官方给数据,实测下来不含糊。开空调、跑高速跑480公里,远比那些光喊口号、实际掉链子的车强多了。说实在的,这悬殊在哪儿?到底是厂家良心,还是里头有啥技术壁垒?
我跟几个做车的技术朋友聊过,纯电车想真实跑得比油车踏实,三要素:电池没缩水,平台用得硬气,系统逻辑靠谱。现在不少国产车为了省成本,电池用的花样多,有的宁愿标高参数,为了在宣传上显得“远远超过同级”。但零跑这一款,用上了800伏高压平台,日常充电也方便,半小时从三成冲到八成,县城里杂牌充电桩也能用得上。相比油车加油排队啥的,倒是没那么多耽误。
内饰配置如今成了大家的宠爱对象,谁也不愿意车里寒酸,零跑直接上了8295芯片,屏幕宽大,语音一次能听懂三条指令,导航不卡顿,语音识别也方便省事。前阵子一个开出租的试了两天,说比他手机还好用,堵车时不用去按屏幕,一喊立马响应。你说这种体验在十万块价位里,算不算“拉分”?有些合资车十几二十万,啥都舍不得上,纯靠牌子扛,结果开心的是经销商,不是老百姓。
关于空间,有一个很扎心的问题:为啥有些国产纯电SUV后排那么小?其实厂家心里清楚,一部分车外观大、但空间小,全是为了“视觉营销”。零跑这车型空得敞亮,后备箱也能塞东西,难得地“实用最大化”。以前买油车都说,空间用得足,才不算亏。现在买电车,更应该在这块较真,除了电池总容量外,其实从空间、便利性上,能不能给买家带来更多实打实的好处?谁家普遍打包票,大概率是在玩套路。
智能驾驶这事也得说两句。市面上吹的自动驾驶,其实离“解放双手”还远,主打辅助驾驶,多数情况下就是遇到复杂路口立马让人自己掌控。零跑这智能语音能做到几个命令同时懂,这优化才是实际用得上的地方。靠虚头巴脑的体验,撑不起真实口碑。你让我选车肯定不看“自动驾驶”,还是得认现实,谁家语音导航更通畅,跟车更稳,主动安全给得多才是正道。
说到底,十万价位里纯电SUV的真内卷不是看谁吹得响,而是谁能活得透明,敢把数据掏出来让你现场试。续航不虚标、空间不缩水、配置不打马虎眼,这才是赢的关键。值不值得买,消费者说了算。你能不能把老婆孩子一家拉得舒舒服服出去玩,能不能不用为充电排队焦虑,能不能不看参数被花言巧语忽悠,这才是纯电车市场的本质。
这两年大家花钱越来越理性,电车零件用料大家都能查,论坛测评也都直白。买家越来越懂行,套路终归不能一直忽悠下去。有人问,到底怎么选?我的看法很简单,用数据说话的车,试驾是真能试出来的车,配置实用不做作,才值得掏钱。
有人可能问,零跑B10值不值?我的回答是,有实测、有空间、有配置、有技术,价格还到位,这表现放到一堆乱吹的品牌里,的确敢挺起胸膛。不是说这车啥都没缺点,比如方向盘材质赶急转弯时有点滑,底盘调校看人,有些人觉得稳,有些觉得硬。但整体下来,给家庭用,偶尔自驾,日常通勤,没啥大短板,反而还能省钱省心。
也有朋友吐槽,现在纯电SUV品牌太多了,参数、性能、智能化花里胡哨,看得眼花。其实多想一想,你家买车到底是奔着省心,还是看谁能说好听话?啥都吹一嘴,最后实际体验跟不上,图的只是新车刚上市那点噱头。
其实选车也是种生活态度,十万块预算,放眼市场还真难得遇上能“讲真话”的品牌。将来内卷还会继续,下一个十万纯电SUV到底哪家能冲出来?我觉得比的不再是数字,还是看哪家肯“扎扎实实交作业”,不给消费者添麻烦。
最后我想说,买车的钱都是辛苦挣的,哪怕是十万块预算也别瞎跟风。续航别信厂家的嘴,智能别被忽悠,空间用得着最重要,多去试试,技术真材实料才是硬道理。不管哪个品牌,敢拍胸脯的,就让数据和用户体验说了算,谁家敢摊牌,谁家才配让你花钱。
最怕的不是竞争太激烈,而是把“实用”和“靠谱”彻底卷没了。希望这波十万纯电SUV的比赛,能给老百姓带来点真东西,而不是虚头巴脑一场空。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