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吗?现在市面上有超过80款新能源车,百公里加速比F1赛车还快。一脚电门下去,2秒多就能破百,推背感堪比坐过山车。但你可能想不到,这种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性能,马上就要被套上“紧箍咒”了。
公安部最近正在征求意见的新国标,打算规定所有新车启动时,默认的百公里加速不能快于5秒。简单说,就是你再着急,车起步也得“慢悠悠”的。除非你手动切换模式,否则甭想体验弹射起步的快感。
为什么偏偏是5秒?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拍的脑袋。标准起草工作组说了,这几年电动车失控事故频发,很多都是因为司机还没准备好,就一不小心用了“狂暴模式”。5秒这个门槛,其实是参考了咱们最熟悉的车,驾校的教练车和路上跑的大多数燃油车。它们的加速基本都在5秒开外,是广大新老司机最能驾驭,感觉最舒服的区间。说白了,新规就是想给所有车一个“安全缓冲期”。让你上车后,先适应一下,冷静冷静,别一上来就火力全开。
受影响最大的是谁?显然不是你家那台百公里加速十来秒的代步车。这把火,主要烧向那些性能猛兽。比如特斯拉ModelSPlaid,极氪007四驱性能版这些,官方公布的零百加速都在3秒内,远超新规的5秒红线。
不过,对车企来说,调整起来倒不算太难。汽车行业从业者张抗抗解释,大部分车不需要动硬件,通过软件升级就能搞定。就像你现在手机里那个“省电模式”,车企只需要把车的“舒适模式”设定为默认启动状态,把动力输出限制一下就行了。你想飙车?得,请先手动切换到“运动”或“赛道模式”。
这真能管住失控吗?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专家章弘觉得,这招挺对症。电动车起步扭矩太大,加速又特别线性,新手很容易被吓一跳,情急之下误操作。把默认动力降下来,就等于给车加了个“性能保险丝”,尤其是对年轻司机或者经验不足的车主,能大大降低因“动力过剩”导致的风险。
但也有不少人嘀咕,这不是因噎废食吗?我花钱买高性能,不就是为了体验那瞬间的推背感?现在倒好,还得每次自己解锁。这就像买了一把好刀,却给配了个刀鞘锁,每次用都得先找钥匙。
监管为啥今年特别“严”?如果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这已经不是今年第一次给新能源汽车立规矩了。2月份,工信部管了智能驾驶和软件升级。6月份,查了生产一致性。9月份,连车门把手的安全标准也提上了日程。
这一连串动作背后,其实是行业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的转变。章弘认为,以前大家拼命卷加速,卷屏幕,卷冰箱彩电,有些基本的安全体验反而被忽略了。现在监管出手,就是要把行业拉回到“安全”这个根本上来,不能光顾着炫技。
说到底,汽车终究是承载生命的交通工具。当二三十万就能买到以前百万超跑才有的加速性能时,确实需要一些规则来提醒我们,马力越大,责任也越大。这次的新国标,就像给所有驾驶员和车企系上的一条隐形安全带。它不阻止你追求速度与激情,但它要求你在开启激情前,必须先清醒地确认,你,准备好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