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如何凭国货实力颠覆豪车市场,用新能源问界改写BBA神话

从“弹簧厂老板”到“豪车制造巨头”,赛力斯的传奇故事堪称中国制造业发展列车上的一抹亮色。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成功登陆港交所主板,成为首家在“A+H”两地市场成功打入的豪华新能源车企,这速度堪比“闪电侠”过目。这个名字也许你以前不熟悉,但他们如今用一辆辆问界车,把市场从欧洲豪华品牌手中硬生生抢了回来。

赛力斯如何凭国货实力颠覆豪车市场,用新能源问界改写BBA神话-有驾

赛力斯之所以能在本该是豪车霸主宝马、奔驰、奥迪(大名鼎鼎的BBA)牢牢把持的市场里蹦跶出来,可不仅仅只是靠冲刺这么个字眼。这背后,是赛力斯一路从泥泞中打拼过来,踩着时代的浪尖翻身上岸的结果。从1986年,一个默默无闻的弹簧加工厂到今天新能源豪车的“扛把子”,赛力斯完成了三次创业,还有什么比这个故事更有励志的味道?

说到这里,可能有吃瓜群众纳闷了,这企业为啥突然能在市场、豪车领域里横冲直撞?答案自然是实力!当赛力斯在问界M系列车型销量节节攀升时,传统豪车品牌估计都一脸懵圈咱们这些年辛苦垒起的高端品牌壁垒怎么被一群“中国制造”选手给攻占了?难道凭的就是一辆车的销量破万?不好意思,还真是!87天卖出一万台,问界M5的这种速度都快堪比拼多多的团购爆款了,买车都能让人形成“邻居都买了,我也得买”的社交压力,这对于一直笃定“喝洋酒开洋车”的消费者简直就是价值观颠覆。

赛力斯如何凭国货实力颠覆豪车市场,用新能源问界改写BBA神话-有驾

关键还在于,赛力斯不仅打破了很多人对中国品牌玩不转高端市场的固有印象,还对所谓的“豪华感”来了个大改造。他们告诉全球车主豪华已经不只是皮革和木纹内饰堆砌的“表面功夫”了,车要智能,要安全,还得适应各种环境。不是说舒适的皮椅才叫豪华,而是看你能不能开着这台车穿越山高路远、戈壁冰原,让家人坐在后排心安理得,对吧?

当然,即便赛力斯已经做出了亮眼成绩,但通向全球化的路上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海外车企会暗笑中国那些原来强调性价比的“便宜货”,真能玩得起高端?再加上充电设施标准不同、交通规则各异,摆了个大写的难题。赛力斯的回应也很明确别光看表面,我们不仅能卖出去,还能用资金融通和技术升级,把车开好,让你外国消费者没得吐槽。

就像查尔斯·汉迪那句有名的话——“想要企业发展不掉队,你得赶在上一波浪潮消退之前,加紧乘风而上。”可以说,赛力斯在新能源市场朝前跑这些年,不断对自己的技术和生态做加法,什么AI大模型、人工智能驾驶辅助,加速布局超充网络扩展海外销售网络,这些操作看似杂乱,实则都是扑向全球市场的“狠招”。

当然,说到底,赛力斯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升级。这家企业从一个普通零部件供应商成长为新能源车的国际明星,而这种角色转变,也正是整个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拼低价到不断摸索创新,从求生存到追求质量与技术,国货凭硬实力慢慢地在全球舞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赛力斯究竟能不能借问界系列“杀出重围”,彻底改写BBA在豪车领域的神话,这或许还是个悬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制造的潜能已经展示出来了,以赛力斯为代表的企业正在宣告中国品牌不仅能侧身融入全球,还能挺直腰杆,从“中国制造”步入“全球创造”的时代。

那么当下一辆豪车驶过你身边时,你会问一问自己我们真的需要“洋品牌”加持,才能感受“豪华”的真谛吗?国产品牌咬定青山的那股拼劲,又能对我们已有的消费偏好反向施加多少新的启发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