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怀疑小鹏汽车的工程师是不是深夜批代码,第二天一醒,自己都不知道产品经理又整出了什么花样。你还记得滴滴和小鹏合作时,大家都翘首以盼MONA品牌,说不定会像小时候过年抢红包一样,谁抢到第一辆新车,朋友圈立刻刷屏。结果呢?MONA没了,MONA M03火了。你出题我改答案,这场牌局里,小鹏玩出了大师级的应变能力。说来也不奇怪,早年的新势力谁不是一边造车一边修逻辑?小鹏和滴滴的这场合作,终究没能如愿生个新品牌,但新品M03堪称出圈,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招棋不亏。
小鹏不是孤胆英雄,要论汽车圈里谁强强联手,大众必须有姓名。别看大众外表严肃,内心其实急得像相亲角里的大妈。中国车市电气化跑得快得像开挂,大众在纯电、混动领域的技术,虽说不弱,却难言新鲜。小鹏此时如同一道春风,吹进大众晦涩的电子电气架构,直接让它们的平台不再是“油腻大叔”,而成了“技术新贵”。双方合作后,不仅纯电车型平台焕发新机,还能用在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堪称“机动战士多功能变体”,这合并正如饭局上的硬菜——你来一口,我来一筷子,互补的爽感谁懂。
当然,合作归合作,销量才是硬道理。一年一度的新势力销量榜,小鹏的表现离“黑马冠军”还有点距离。行业大浪淘沙,谁家不是抖着大腿准备比拼最终的出货数字?小鹏显然不打算在销量上拼短线,而是靠产品创新来蹭热度,掀起层层浪花。别看总冠军拿不下来,推陈出新的速度却很上道。今年除了主打家用的X9增程版,最大的重头戏肯定是全新一代的小鹏P7。
全新P7发布在即,官方一声预告,众人的小心脏立刻怦怦乱跳。小订开启,不到七分钟破万订单,把“价格未知、颜值有余”的定律演绎到极致。你敢相信这破万速度么?有时候市场对设计美学的宽容,远超对钱包的克制。大家都明白一句话:这车只要帅,先抢再说,反正到时候价钱再和拉面师傅讨价还价嘛。据爆料,上市就在这个月。
不过在全新P7登场前,鹏翼版已经如同一计声东击西。说好迟到但决不缺席,这波操作很“和菜头”。官图一出,马路上的小鹏粉警报拉响。普通P7被鹏翼版全面升级,外观化身“未来银战士”。你瞅瞅,专属哑光银配色,柜子板位置和后视镜粘着碳纤维饰板,低调中透着“有钱”。还有智驾小蓝灯亮相,21英寸枪灰色锻造轮毂加上熏黑迎宾踏板,性能派格调拉满,感觉就是在车门边写着“我很贵,请勿靠近”。
说到底,鹏翼版不混圈也不走量,纯粹是品牌门面担当。就像家里挂的罗马柱,顶天立地却没什么人真来爬,真正能掏钱买的大概率不会是街头买菜大叔。小鹏也很明白自己的定位,毕竟这种标配鸥翼门的车型别说交付,能在停车场让路人拍照已经值回票价。今年的新P7和鹏翼版不仅是秀场上的新宠,更是技术和时尚的综合体:售前让你心动,售价让你心痛。
所以问题来了,你到底会用多少钱去买一辆叫好不叫座的鹏翼版P7?品牌信仰固然重要,市场数据同样冷酷。有人愿意为一双鸥翼门丢掉舒适性和性价比,有人却只想拥有一台稳定可靠的“地瓜”。宝马的牛皮在发动机里,小鹏的调皮在门把手上。最后,这一场新车大戏,无非是各家车企对未来的投票:你投钱,我投技术,谁也没法一口吃成个胖子。
小鹏知道,鹏翼版的本质不是销量,是“帅”。但在中国汽车圈,“帅”本身就是生产力。你以为众人争抢的是P7的鸥翼门?其实更看重那句“你见过吗,这车是我的”。至于价格,没人真的会在新车官宣时拍着胸脯买入,等上市了,才发现钱包没有跟上思想。小鹏用了一把创新,撑开了门面,也埋下了拼搏的伏笔。至于最后到底有多少人下单?也许答案藏在每个自信地拉开翼门的瞬间——未来从来不是用来锤算销量的,而是用来打开想象力的。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