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开卖10分钟破2万单、24小时15万单,问界新M7这节奏连我看着都直呼离谱。是谁在抢?为啥抢?大家图啥?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不光是看热闹那么简单,背后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东西。
先说说我自己的第一反应,这一波爆单,多少有点让人怀疑人生。要说中国人不缺买菜的热情,不缺跟风的激情,但现在买个几十万的车也能冲成这样,是不是听起来有点扯?可细琢磨一下,其实背后有点门道。
一辆车10分钟2万单,不是喊口号。这背后最直接的原因,其实就一个字——“值”。你看现在的家庭,谁不想买个空间大、配置全、看起来又有点排面的车?五米长车身,三米轴距,后排装吸顶屏、带冰箱、零重力座椅,宁德时代的电池,全系标配。你以为这是造福大众?其实是精准打在中国家庭“啥都想要”的心思上。冰箱、彩电、大沙发,网友调侃,厂家设局,这三件套就跟追热点似的,谁有谁吃香。要命的是,这玩意人家一次性全安排了,还上了两个新配色,珊瑚红、海岛蓝,连年轻人也要扎堆进来看。
问题来了,究竟是大家真觉得这车好,还是图新鲜跟风?咱们得换个思路看——人嘛,总有从众的时候,尤其大件消费。你想想朋友圈、微信群里,铺天盖地的新M7讨论,谁还不心痒痒?这波操作,真有点把互联网流量的玩法玩到了汽车身上,一时间“你不买都感觉你落伍”。
当然,有没有人冷静?肯定有人。回忆一下问界M5,上一年的订单猛涨,结果交付一拖再拖,被骂上热搜。按理说,咱们中国用户也不是傻子,这次下单前怎么还这么冲动?其实这背后是对品牌的信任,尤其是华为光环,咱们都看着长大的,不信任他还能信谁?但问题来了,这回“新平台产能升级”到底能不能对得起这十五万单的热情?到明年要是车还没提到,半夜梦里都得嘴角抽搐,琢磨是不是被骗了。
再往深里想,中国这十年家庭买车坑踩得少吗?新势力也好,传统大牌也罢,谁没玩过“产能焦虑”?可人家问界这次又抛出24期0息、5000元抵扣的金融花样,试图用真金白银先把你拉到池子里。谁敢说自己不动心?有几个真是试驾后下单的?更多的其实是锁单抢购,生怕错过了一个翻身的捷径。
但我一直觉得,这车再智能,屏幕再多,最终得靠路上试。很多人现在买车蒙着头,觉得科技感越强越靠谱,老想着“全家舒适”才是真牛X。可实际用起来会发现,真有你想象的那么完美吗?冰箱你一年开几次,吸顶屏后排能看多久,零重力座椅就算横着躺了也不可能天天用。这些配置,看起来像是“加分项”,可用起来其实很容易变成“鸡肋”。别说什么“家庭出行新体验”,大多数时间车不就是个代步工具吗?
当然,现在这个节点,你要说新能源不行,肯定有人跟你急。华为跟小米、小鹏、理想这些牌子抢市场,技术的事我就不瞎分析了,但营销上无疑打了个漂亮仗。别的不说,半个科技圈都在给问界站台,这不是一般品牌能做到的。你只要愿意花钱铺面子,哪有热度造不起来?可问题就是热度容易掉下来,明年问界还撑得住吗?
说到底,这波智能车爆单,说实话是一次狠狠的社会实验。厂商们看准了“中国式家庭”的焦虑,不断推陈出新,花式卷配置,下单时爽,提车时哭。绝大多数人其实没法真正理性消费,但凡把每个选项仔仔细细试一遍,谁还会一腔热血拍脑袋就交钱?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买车的逻辑变了。以前是看谁技术牛,谁牌子大,现在谁会玩氛围,市场就归谁。什么“智能座舱”“全场景智能互联”“大空间”,说到底都是为了抢眼球、占心智。让你买完之后,再用各种小功能“粘住”你,一步步把你变成死忠。甚至你还没开够,这车就已经被厂家推新了,让你觉得自己“得赶紧换才跟得上时代”,这套路你说深不深?
还有一个没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国货自信”这张牌。说实话,现在谁还不好意思说支持国产?但国产真的等于好用吗?问界这波大卖,背后确实有国家加持,有大厂背书,连配套的宁德时代电池也被当成金字招牌。可别忘了,产品说到底,是拿来开的。问界现在订单这么猛,能不能保证品控?维修、服务跟得上么?这不比手机,说坏就坏、说换就换。这一点没多少人深究,但反过头看,历代自主品牌一波波崛起又一波波静悄悄,都是急功近利,忽略了扎扎实实做产品。
我并不是唱衰国货,也不觉得问界M7会扑。只是想说,别被“朋友圈热度”冲昏了头,咱老百姓现在可比以前精明太多了,上当受骗的新闻还少吗?只不过这年头,苹果能让你等等等,特斯拉能画饼画到底,华为问界又有啥不可以?至少在新能源混战的当下,能把交付坑填好,就算半个赢家。
最后,这场广东、江浙、山东、东北各地的热潮里,*是谁在下单*?大概率是家庭用户和年轻品牌控兼有。家庭用户看重“大沙发大冰箱大空间”,年轻人图的是智能科技+华为光环+朋友圈点赞。各享所需,无可厚非。可要我说,别着急交定金,最起码自己开一圈,体验不了位,不如发朋友圈吹牛来得实在。毕竟买车“只看宣传”这事,坏的不是一次两次了。
交车能不能跟得上热情?配置用得了几分?新能源的坑会不会还是那个坑?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就看有没有勇气当那个最先出头说真话的人。人一多,智商就低,这话一点没错。面对这种全民集体抢购,提醒自己多留个心眼,真金白银砸下去的事儿,实在点为好。
你说呢?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