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运行需补充电能,不过车主的充电方式存在差异。部分用户习惯每日为爱车充电,另有一些车主则间隔两到三天才进行一次充电操作。
在这两种充电模式中,行业专业人士更倾向于后者。那么,为何“每日充电”不如“三日一充”合理?这两种充电习惯会导致电动车电池的使用寿命产生多大差距?针对这些疑问,本文将为你逐一解答。
为何“每日充电”不及“三日一充”
给电动车充电的过程,类似于人类日常进食,既需避免过度饥饿,也要防止暴饮暴食。若每天都为电池充电,常会出现电量尚未大幅消耗却继续充电的情况,这就等同于让电池“过量负荷”。长期保持“每日充电”的习惯,会给电池带来以下四项负面影响。
1.电池水分快速流失
坚持“每日充电”会使电池每月流失约38毫升水分。电池内部电解液的蒸发,就如同运输线路变窄,会直接干扰电池正常的充电与放电功能。
2.电池内部生成结晶体
电动车频繁进行短时间充电,会导致硫酸铅无法充分转化,进而形成难以逆转的结晶体。这些结晶体不仅会使电池温度升高、发热速度加快,还会降低电池的放电效率,影响其整体工作状态。
3.酸液出现上下浓度差异
每天为电动车充电,还会造成电池内部酸液密度上升并向下沉积,最终形成浓度差。这种浓度差会增加电池的自放电现象,加速电量消耗,缩短电池单次充电后的使用时长。
4.电池膏体软化脱落
频繁的过度充电与过度放电,都会加快电池内部膏体的软化和脱落速度。当膏体软化脱落达到一定程度时,电池性能会大幅下降,最终完全丧失充放电能力。
综合以上四点危害可得出结论:电动车若长期保持“每日充电”的习惯,必然会缩短电池的整体使用寿命。
“每日充电”与“三日一充”的寿命差距
对于规格相同的电池,采用上述两种充电方式,其有效使用时长会存在明显不同。若用具体数据来呈现,两者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下面将为你详细说明。
笔者查阅到清华大学发布的《电动两轮车充放电行为白皮书》,其中包含一组核心数据对比表格。通过该表格,可清晰了解铅酸电池与锂电池在两种充电习惯下的寿命差异。
铅酸电池:每日充电模式下,电池可完成280次循环充放电;采用三日一充模式,循环寿命可达520次,两者相差86%。
锂电池:若每天充电,电池使用寿命约为2.1年;若每三天充电一次,使用寿命可延长至4.3年左右。
市面上多数电动车配备的是铅酸电池,不过上述表格并未直接给出两种充电方式下的寿命时间差。为此,笔者将通过计算为大家明确这一差距。
首先,两种充电方式下铅酸电池的循环次数差值为:520280=240次。
随后,结合1至3天完成一次充放电循环的不同情况,分别计算寿命差距:
1.若1天完成一次循环:240÷365≈0.65年;
2.若2天完成一次循环:240×2÷365≈1.3年;
3.若3天完成一次循环:240×3÷365≈1.9年。
由此可见,铅酸电池在“每日充电”与“三日一充”两种模式下,使用寿命最多可相差近2年。这也解释了为何部分车主的铅酸电池仅能用1年,而有些车主的电池却能使用3年。显然,掌握正确的充电方式,对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对电动车两种充电习惯及其寿命差距的介绍,你今后会选择哪种充电频率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与经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