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的外环高速,那台花109万买来的奥迪SQ7踩下油门,4.0T V8的770牛米在电动车时代吼出了最后的倔强
金港赛道那天下午三点半,黑色SQ7从我身边过弯时,排气管喷出的声浪在看台这边都能听见。车主是个四十出头的老哥,下赛道后点了根烟,靠在车头说:“电动车再快我也不碰,就想听听这玩意儿该有的脾气。”当时觉得这话挺装,现在想想,开V8的人或许都有点这毛病。
这台2026款SQ7装的那台4.0T双涡轮,放今天这环境里多少有点不合时宜。507匹配770牛米,数据摆那儿好看,但真正开过的人都清楚,这车的劲儿不在参数表上。跟那些一脚电门窜出去的电动车比,它更像是要跟你商量着来——油门踩浅了,48V轻混系统会把涡轮迟滞那点不爽抹平;踩深了,动力绵密地往上涌,推背感不突兀但持续,像有人在后面稳稳托着你走。
那天赛道湿了半边,跟了几圈下来印象最深的是这车收得住脚。很多人觉得性能SUV就该暴躁,SQ7不是。弯道里quattro四驱配合后桥那个运动差速器,车头指哪儿车尾就跟到哪儿,两吨多的块头过弯时后轮明显在主动分配扭矩,出弯那下咬地感特别瓷实。这种稳当劲儿不是电子系统硬拽回来的,更像机械结构自己在调姿态。
底盘那套会“预判”的悬架挺有意思。过减速带前车身会提前抬起来,第一次碰到还以为巧合,后来发现它通过摄像头读路况。日常走那些修修补补的城市快速路,颠簡感比预期少一大截。空气悬架六种模式切来切去,舒适模式下车身高软,动态模式降低25毫米转向加重,性格变化挺明显。
内饰三块屏的布局改变了些用车习惯。副驾那块能独立看视频,接蓝牙耳机不影响主驾导航,上次跑长途这配置让后座消停不少。抬头显示的AR导航在复杂立交桥时管用,箭头直接叠实景上,基本不用低头瞄中控。仪表盘默认显示那个S徽章样式,平底方向盘手感还行,红色启动按钮这种细节多少有点仪式感。
价格这事儿有点尴尬。109万起步,往下看卡宴不到一百万,往上还差几十万能上Turbo。但仔细算配置,SQ7空气悬架标配,quattro也是全系给,这些在保时捷那边都得额外掏钱。选装包是个坑,碳陶刹车15万,真要全套配齐130万打不住。见过几个下了订单的,选装清单勾完自己都心疼。
这车适合什么人?见过的几个车主基本都三四十岁,有点闲钱但不爱张扬。车库里或许还停台小跑车,但日常通勤带娃接送,得靠这种能装能跑的大块头。V8声浪只在深夜空路上舍得放开,平时都挺克制。后备箱803升放倒后排能到1990升,装三套高尔夫球具不费劲,拖车钩能拉3.5吨,这些实用性摆那儿。
有个细节挺打动人——舒适模式下闭缸技术让V8变四缸,油耗能降一截。这种妥协感很微妙,像性能车在跟日常生活讲和。谁也不能天天开着4秒破百的车去菜场买菜,但需要时那股劲儿确实在那儿。B&O音响还能增强引擎声浪,想听就听,不想听切静音,自由度给够了。
对比同级别车型,GLE53 AMG便宜七万但少两个气缸,X5 M多出三十多万性能确实更暴力。保时捷的PTV系统跟quattro各有千秋,但卡宴品牌溢价摆那儿,定制选项也更丰富。SQ7这个位置挺微妙,不上不下但配置给得扎实,适合那种要性能但不想太高调的人。
最近总想个问题:再过几年,大排量双涡轮V8会不会只能在博物馆看?电动车性能再强,少了机械共振那种仪式感,总觉得差口气。SQ7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给还想握方向盘感受发动机脾气的人,留条退路。
选不选因人而异。如果觉得开车就是A到B的位移,满街电动车性价比高多了。但要是还想在某个瞬间,听见油门全开时V8那种低沉又暴躁的咆哮,这一百多万或许花得不冤。
有些东西错过这代,可能真就没下代了。金港那个老哥最后说,他订车时销售问要不要等等看纯电版本,他直接摇头:“等什么等,V8没了就是没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