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换电对决10分钟快充,双雄争霸谁能赢下未来补能之战

3分钟换电VS10分钟超充!千亿豪赌:电动汽车补能战谁能笑到最后

3分钟换电对决10分钟快充,双雄争霸谁能赢下未来补能之战-有驾

各位老铁,今天咱们不聊车价,不聊续航,来聊点更实在的——充电五分钟,排队两小时,这话是不是听着特别耳熟?我身边好几个朋友,买电动车前信心满满,结果提车后第一件事就是研究小区充电桩,最后不是被物业卡住,就是发现充电位常年被燃油车霸占。你说气不气?好不容易找到个快充站,一看前面排了八辆车,心里那个凉啊,比冬天的电池还冷。所以啊,补能问题,才是电动车普及路上真正的“拦路虎”。现在市面上吵得最凶的,就是换电和超充,一个号称3分钟搞定,一个吹嘘10分钟充满,听着都让人心动。可问题是,这俩到底谁更靠谱?咱们普通老百姓,到底该站哪边?今天,我就以一个老司机的视角,带大家好好扒一扒这场“千亿豪赌”的真相。

3分钟换电对决10分钟快充,双雄争霸谁能赢下未来补能之战-有驾

先说说这3分钟换电,听起来是不是跟加油一样快?没错,蔚来的第三代换电站,换一次电就2到3分钟,比你去加油站加满一箱油还快。想象一下,你在高速服务区,车子没电了,开进去,机器臂一顿操作,出来满电出发,全程不用下车,这体验,简直不要太爽。而且,换电站有个超充站永远做不到的优点——自带储能。啥意思?就是它能把晚上便宜的电存起来,白天再给你换,既省钱又环保。国家每年弃掉的电量高达500亿度,够建8000多座换电站了,这笔账,精明的车企肯定算得过来。但问题来了,为啥换电没像加油站一样遍地开花?核心就俩字:标准。你蔚来的电池,换到小鹏车上能用吗?显然不能。这就跟当年手机充电口五花八门一样,只有国家或行业出面统一标准,换电才能真正普及。现在除了蔚来和宁德时代在推,其他车企大多观望,毕竟谁也不想把自己的电池标准拱手让人。而且,换电站的建设也需要大量土地和初期投入,虽然单站成本比超充站低,但要达到加油站的密度,那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再来看看10分钟超充,这可是华为、比亚迪这些科技大佬的主战场。华为的全液冷兆瓦级超充,峰值功率1.5兆瓦,一分钟充20度电,听着就吓人。比亚迪也搞出了1000KW的兆瓦充电,5到6分钟充100度电。技术上,超充真没太大问题,很多新车都支持800V高压平台。可为啥你家楼下还是看不到几个超充桩?限制超充发展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现实。你想啊,一个10把枪的800V超充站,需要的变压器功率高达6400KVA,这用电量相当于800户家庭!普通小区的电网能扛得住吗?扛不住。所以,超充站基本都建在新城区,而且大多是快充+慢充+超充混合模式,纯超充站少得可怜。全国超充站比重不足1%,你指望它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全城?难!更别说,建一个超充站,变压器就得上百万,投资大、场地难找、电网改造麻烦,这一堆问题,哪个不是拦路虎?所以,超充目前只能是“点缀”和“应急”,主流充电还得靠快充

3分钟换电对决10分钟快充,双雄争霸谁能赢下未来补能之战-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换电和超充,非得拼个你死我活吗?我看未必。它们根本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想想看,你家有私人充电桩,那慢充一整晚,成本最低,最方便。白天出门,临时补电,快充站就够用。跑长途,时间紧,那就去换电站,3分钟满血复活。能换电的车,同样能充电;能充电的车,不一定能换电,这不就说明换电的灵活性更高吗?而且,现在很多纯电出租车、重型卡车都用换电,就是因为效率高、成本低。未来,当城市里全是电动车时,换电就是给那些没条件装私桩、又嫌充电麻烦的车主,提供的另一个选择。就像有网友调侃的:“充电像等外卖,换电像取快递,你说哪个爽?”

3分钟换电对决10分钟快充,双雄争霸谁能赢下未来补能之战-有驾

所以,这场“千亿豪赌”,最终赢家可能不是某一种技术,而是多种补能方式的共存。超充技术再牛,也解决不了电网和成本的硬伤;换电模式再好,也绕不开电池标准的统一。让消费者多一个选择,难道不好吗?我们这些普通车主,才不管背后是华为还是蔚来的技术,我们只关心:能不能随时随地、方便快捷、价格合理地把电补上。补能方式越多,我们的选择权才越大,车企之间的竞争才会更激烈,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消费者。

3分钟换电对决10分钟快充,双雄争霸谁能赢下未来补能之战-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当换电站和超充站都像今天的加油站一样普及,你,会选择3分钟换电,还是10分钟超充?

3分钟换电对决10分钟快充,双雄争霸谁能赢下未来补能之战-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