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X1的裸车价现在只要17万出头,这事儿听着挺玄乎,但它就这么发生了。
我那个刚提车的朋友,上个月还为这事儿拿不定主意。
他把车开回家那天,小区里的大叔围着车看了半天,最后说:“这宝马看着比邻居家那台20多万的还显大,有派头。”朋友听了心里挺舒坦,但嘴上还得跟人解释,这车落地没那么贵。
后来他在饭桌上跟哥们儿说,自己花了17万多买了台2.0T的宝马X1,结果没一个信的,都觉得他瞎掰。
这反应也正常,毕竟在大家印象里,宝马再怎么说也不能跟高配的大众朗逸一个价。
可现实就是这么有意思,以前指导价快40万的车,现在价格直接给干到了地板上。
这事儿背后其实没什么复杂的,就是市场逼的。
4S店车卖不出去,库存堆着,总得想办法。
所以厂家给补贴,地方发消费券,再加上清库存的特殊优惠,七七八八加一块,硬是把价格砸下来了。
朋友提车的时候,销售都直接说,这价格放以前根本不敢想,现在是真顶不住了。
很多人一听三缸就犯怵,我朋友一开始心里也打鼓。
他去店里试驾那台1.5T的车,点火的时候确实能感觉到车身轻微抖一下,但只要开起来,那点动静就基本没了。
销售给的建议也实在:“你要是平时就在城里开开,偶尔上个高架,1.5T肯定够用。但要是你对动力有要求,还经常跑高速,那就别想了,直接上2.0T。”
所以朋友最后选了2.0T的版本。
那台B48发动机,车停那儿怠速的时候,安静得吓人,不看转速表还以为车熄火了。
204匹马力,官方说7秒多就能破百,开起来那股劲儿绝对够使。
更重要的是,这发动机还挺省油,官方说百公里6.9升,朋友开了一个月,市区高架混着跑,也就7升出头。
对一台豪华牌子的SUV来说,这表现挺让人满意了。
买车前,他最担心的其实是后排。
毕竟是宝马最小的SUV,就怕坐进去憋得慌。
结果他拉着一个身高1米77的亲戚坐进去试了试,发现担心纯属多余。
腿前面还有挺大空儿,头离车顶也还有一拳多。
唯一的毛病可能就是座椅有点硬,开个短途还行,要是跑长途,屁股估计得提意见。
不过硬也有硬的好处,拐弯的时候撑得住,车身很稳,不会晃来晃去的。
最让他没想到的是隔音。
以前总觉得入门级的豪车,隔音也就那么回事,比普通车好不到哪去。
但X1在这方面做得真不错。
高速开到120,车里人说话还是轻轻松松的,不用扯着嗓子喊。
风声和轮胎的声音都压得很好,比他之前开过的一些10万块的国产SUV安静多了。
看来那个多层隔音玻璃不是吹的。
养车花销也是个大问题。
很多人都觉得,豪车买得起也养不起。
朋友自己算了笔账:一年跑2万公里,小保养一次差不多800到1200块钱,一年两次。
第一年保险要贵点,大概1万,后面慢慢就降到7000到8000了。
油钱按现在的油价,一年差不多1万2。
这么算下来,一年花个2万5就能养住。
这个钱放在豪华品牌里,真不算贵了。
当然了,面子这东西,有时候还真挺重要。
朋友说他去谈生意,客户看见他从车上下来,那眼神立马就不一样了。
这也不是说人有多现实,而是在一些场合,一辆好车确实能帮你省去不少解释的功夫,让人觉得你这人有实力、靠谱。
也有人跟他讲,这个价钱干嘛不买比亚迪汉,加速还快,配置也高。
朋友就笑笑说,大家要的东西不一样。
他也承认电车开着猛,还智能,但他就是喜欢燃油车那种感觉,喜欢发动机的声音。
对他来说,那种驾驶的实在感和品牌多年攒下的口碑,是现在电车还给不了的。
有人还问他,都是2.0T,X1和X6有啥区别。
这问题就好像在问,五菱宏光和法拉利都是四个轮子,有啥不一样。
X6是轿跑SUV,那定位和价格完全是两码事。
X1的好处就在于,它用一个谁都想不到的低价,让你能够着那个蓝天白云的标。
这回价格降得这么狠,到底是宝马被逼急了,还是给咱老百姓的一个好机会,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但对我朋友这种预算不多,又想要品牌和驾驶感的人来说,现在的宝马X1,确实是捡了个大便宜。
他开了快一个月,自己说,每次开车的时候,都觉得这17万花得太值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