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计划到2026年底追加投资超过100亿元,开发各种新的产品,同时加强与本土伙伴的合作,所以日产汽车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和蓬勃发展,中国也是我们尝试创新和突破的重要市场。”近日,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在2025上海车展上接受南方+专访,并公布了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最新战略布局。
秉持着“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战略,到2027年夏季,日产将投放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型数量,从原本的8款提升到10款,10款之中有9款都是日产品牌的车型。除了加快新能源车型投放速度,日产还将在中国市场研发的插混皮卡作为全球化车型,用中国的创新优势反哺全球市场。“鉴于中国在技术和成本方面的优势,我们相信可以帮助补充并丰富日产全球产品线。”马智欣说道。
研发周期压缩至24个月
为了支撑产品规模的升级,未来3年东风日产计划投入100亿元,扩建技术中心至容纳4000名员工。
“我们对研发周期和研发成本的控制是全球领先的水平。”马智欣提到,中国市场保持着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的更迭速度,“在中国,必须要保持中国节奏,我们把产品研发的周期缩短至24个月内,确保产品持续超越客户的期待。”同时,要充分利用中国市场领先的科技和资源优势,帮助日产开发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由此,中国团队获得了更多主导权,如马智欣所说:“我们充分授权本地团队主导车型开发,在坚守日产安全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实现‘中国速度’的突破。” 对日产来说,在中国市场的设计-研发-生产链条已经发生了转变,最关键是决策权的转变,真正体现了日产适应中国市场、依托中国市场的决心。
当前,日产的本地化战略已经延伸至全产业链合作。日产已与Momenta、华为等本土科技企业在智能驾驶辅助和座舱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并与清华大学成立 “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聚焦Z世代消费行为与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开发。此外,日产与文远知行在苏州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测试已累计运营超14万公里,持续落地智能化场景。
日产汽车公司执行高管、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关口勋表示:“通过加强与本土合作伙伴的合作,使我们保持中国速度、中国节奏,能够在中国以及全球市场保持竞争力。”
以中国技术反哺全球
在这届上海车展上,日产带来全球首发的Frontier Pro PHEV皮卡,这是日产首款在中国设计、研发、生产的全球电驱皮卡。郑州日产执行副总经理毛力民介绍:“它打破了皮卡单一工具属性,定位高端玩乐市场,扭矩达800 牛・米,兼顾强悍性能与智能舒适体验。” 该车型依托郑州日产“全球多元越野平台”,它将借助日产汽车全球的经销商网络优势,一年内走向世界,从而补充并丰富日产全球产品线。
在中国市场的转型提速,也是日产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在产品开发环节,马智欣透露:“我们的车型从开发阶段就兼顾国内外需求,例如N7和Frontier Pro PHEV的安全标准符合全球法规。”未来都将出口全球,实现本土研发生产与全球市场共享。
以中国技术反哺全球,是日产面对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变革提速的应对之法。不论是中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领跑,还是市场竞争带来的转型压力,都将转化成日产提速的动力。
危机即机遇。马智欣表示:“凭借我全球化管理经验及对中国市场的充分理解和深刻认知,我将重点聚焦于制定区域未来战略、提升本土运营效率,同时加强中国区与全球业务的协同联动。”
马智欣强调,之前日产市场规划反应不够迅速,而现在“任何计划都必须保持灵活性,因为中国市场的变化速度非常快”。但日产无疑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实力,92年的发展历史,深耕中国市场超过50年,丰富的资产积累,强大的团队和本地完整的价值链,这源自多年来的体系力构建。
在中国市场,日产会向消费者提供涵盖轿车、SUV、皮卡在内的多种车型,以及包括燃油、纯电、插混、增程在内的多元动力解决方案。以较为平衡的产品组合,应对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长期共存的格局,也更好地发挥优势积淀,在接下来的转型中企稳。
马智欣透露:“在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车型的同时,我们也在同步推进出口计划,力求年内实现出口的重大突破。”
南方+记者 魏泓泉
【作者】 魏泓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