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12年车才知道,这种车在高速上行驶比国道更省油,都是真心话
大家好,我是老李,一个摸爬滚打在车轮上的老司机,掐指一算,方向盘都握了12年了。这12年里,我跑过的路,加过的油,数都数不清。今天不聊别的,就聊一个让无数新手老司机都挠头的问题:车子跑高速到底省不省油? 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满怀期待上了高速,想着“一脚油门到家,肯定省油”,结果下高速一看油表,心都凉了半截。再看看旁边的老伙计,跑同样的路,他的油耗怎么就比我低那么多?是不是我的车不行?还是我开得不对?别急,这事儿啊,真不是一句“高速省油”就能概括的。真相是,有的车跑高速确实比国道省油,但有的车,跑高速反而更费油! 这背后藏着的,是发动机、车速、路况和驾驶习惯的“四重奏”。今天,我就用我这12年的经验,掰开揉碎了跟大家聊聊,到底是哪种车,才能在高速上真正省油。
第一重奏:小排量的“甜蜜点”与“高不成低不就”
先说说我开过的那些小排量车,比如1.0L和1.5L的。这些车在城里代步,那叫一个灵活省油,堪称“省油小能手”。但一上了高速,问题就来了。高速上,大家车速都快,你总不能龟速行驶吧?那样不仅自己着急,还容易引发事故。在兰海高速这种地方,车流普遍120km/h,你至少得保持110km/h才能“随大流”,保证安全。 可问题就出在这儿,小排量发动机的“甜蜜点”——也就是最省油的经济时速,往往在80-90km/h左右。一旦你把车速拉到110km/h,发动机转速蹭蹭往上涨,可能还没到120,转速就已经飙到3000转以上了。这时候,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可能已经达到了50%甚至更高,相当于“小马拉大车”,它得拼命干活,油耗自然就上去了。我开1.5L的车跑同样的60公里,高速油耗比国道高出三分之一!这哪是省油,简直是“烧钱”。所以,对于1.8L以下的小排量车来说,正常跟车流跑高速,大概率是比国道更费油的。 你可能会说,那我慢点开不就行了?理论上是的,但你开80km/h在120km/h的车流里,那不就成了“移动路障”?为了省那几毛钱的油,把安全都搭进去了,你说值不值?牺牲安全换油耗,这买卖,傻子才做。
第二重奏:大排量的“游刃有余”与“天生省油”
那么,是不是所有车跑高速都费油呢?当然不是!这就要说到我后来开的1.8L和2.0L以上的车了。这感觉,简直是天壤之别。同样是跑110km/h,1.8L的车,发动机转速稳稳地控制在2000转左右。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发动机只输出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功率,它是在“闲庭信步”,而不是“拼命三郎”。发动机负荷低,燃烧效率高,油耗自然就下来了。 我有一次在油箱灯亮了的情况下上了高速,心里直打鼓,想着这下得推车了。结果跑了60公里高速,行车电脑显示的续航里程只掉了24公里!而之前跑同样的60公里国道,续航可是实打实地掉了60公里。这说明什么?说明我跑高速时的实际油耗,远低于表显的平均油耗,车反而“越开越省”。 这种体验,开过2.0T凯美瑞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它们跑高速时,转速低,噪音小,动力还充沛,那叫一个“游刃有余”。所以,如果你的车是2.0L以上排量,那么恭喜你,你的车天生就是为高速而生的,跑高速就是比国道省油,而且省得不是一点半点。
第三重奏:驾驶习惯的“隐形油门”
讲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了,那是不是只要排量大就一定能省油?也不尽然。再好的车,也架不住一个“油门右脚”。 我之前跑高速油耗高,除了车的原因,也有我自己的问题。年轻气盛的时候,总喜欢一脚油门下去,超车如风,那感觉是爽了,但油耗也“一飞冲天”。后来我学乖了,尤其是油不多的时候,我就把空调关了,打开ECO模式,尽量保持匀速,提前预判路况,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你发现没有,行车电脑的续航里程是根据你当前的油耗动态计算的。 如果你猛踩油门,油耗飙升,续航里程就会“打折”,显示100公里,可能80公里就没油了。反之,如果你开得温柔,油耗低于平均值,续航里程就会“膨胀”,掉1公里能跑2公里。这就是驾驶习惯的魔力。好的驾驶习惯,就是最经济的“油门”。 网友们常说:“一脚油门下去,不是钱在飞,是人民币在燃烧。”这话虽然夸张,但道理不假。省油,不仅要看车,更要看人。
聊了这么多,从排量到车速,再到驾驶习惯,我们终于搞明白了:“开了12年车才知道,这种车在高速上行驶比国道更省油”中的“这种车”,指的就是2.0L及以上排量的大排量车。 它们凭借强大的动力储备,能在高速巡航时保持低转速、低负荷,从而实现真正的省油。而小排量车,受限于自身“力气”,为了跟上车流不得不高转速运转,油耗反而更高。所以,下次你再纠结跑高速省不省油时,先看看你的车是什么“出身”。那么问题来了: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电机驱动的电动车在高速上的能耗表现又如何呢?它们是否也遵循同样的“排量”逻辑? 这,就是留给各位车友的下一个思考题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