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原上的中国印迹 长城汽车护航极地科考

#十月热门旅行地盘点#

冰原上的中国印迹 长城汽车护航极地科考

南极。这片地球最后的纯净大陆,正迎来特殊的中国来客。2025年10月11日,河北保定。长城汽车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握手签约。坦克300柴油版将登陆南极长城站。不是改装车。是量产车。这一抹“中国红”将映衬极地白雪。

-30℃的环境风洞实验室里,坦克300静置十多个小时。强风暴雪模拟系统启动。车辆瞬间“冰封”。专家们屏息凝神。一键启动。成功。除霜系统迅速工作。空调制热。每一个动作稳定流畅。这是签约仪式当天最动人的演示。

这不仅是车辆捐赠。是深度融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经过多轮评估。动力系统、通过性、低温可靠性、油品适应能力。全部达标。长城汽车技术人员将首次以正式科考队员身份参与极地任务。构建“现场保障-数据反馈-技术优化”的闭环。

为何是长城?南极年平均气温零下25℃。最低可达零下80℃以下。年平均风速19.4米每秒。被称为地球“风极”。强风暴雪、低气压、海盐腐蚀、冰面沟壑。任何小故障都可能引发致命风险。

冰原上的中国印迹 长城汽车护航极地科考-有驾

长城汽车拥有覆盖2000余项试验的全场景验证体系。环境风洞试验室可模拟-40℃至60℃极端环境。获得CNAS认可资质。数据具有国际公信力。这是底气。

坦克300柴油版针对极寒进行了冗余设计。轴瓦采用树脂涂层。活塞裙采用石墨涂层。发动机摩擦阻力降低30%以上。极速预热塞3秒内将气缸加热至1000摄氏度。这些是量产车标准配置。

合作带来双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刘顺林期待共同研发更专用车辆。长城汽车副总裁刘艳钊视其为沉甸甸责任。从“长城车”到“长城站”。一字之差。跨越的是从工业制造到科研保障的鸿沟。

极地科考关乎国家权益和科学探索。需要自主可控装备。长城汽车参与标志着民营企业深度服务国家战略。技术营销?远超于此。这是中国制造业的成人礼。

首批坦克300柴油版将于年内抵达南极。承载的不仅是科考物资。更是中国汽车的技术自信。在极寒环境中验证的产品。其技术背书效应远超任何广告宣传。这是终极考场。也是全新起点。

冰原上的中国印迹 长城汽车护航极地科考-有驾

全球化。全场景。全动力。长城汽车正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使命。极地运行数据将反哺民用车型。寒区用户会直接受益。电池低温性能。智能驾驶系统极端天气稳定性。持续优化。

南极冰原上即将写下中国汽车的新篇章。这是跨越三万公里的品质承诺。更是中国智造向极限的致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