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这玩意儿,讲真,越来越像一场行为艺术,甚至是一场大型庙会。
你看,新闻里说,新疆十一国际车展开幕了,80多个品牌,近千款车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但你透过这些“人气旺”的字眼,看到的是什么?我看到的,是一群心态爆炸的厂商,在双眼通红地进行一场大型的、赛博的、当代的“赶尸”。把一堆铁皮疙瘩从生产线这个“坟”里赶出来,送到消费者这个“轮回”里去,中间这个过程,就叫车展。
不装了,摊牌了。现在的车展,核心就不是展示技术,也不是发布未来,而是清库存和肉搏战。技术?什么技术?别克那个至境L7,16.99万起,带增程混动,还支持领航辅助驾驶。听起来很666对不对?但你信不信,决定这套系统生死的,不是工程师在测试场里跑了多少公里,而是楼下菜市场门口突然窜出来的一个老头乐。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特斯拉的FSD,而在中国老头乐的量子走位。只要大爷躺得快,你那套价值几个W的激光雷达和算法,就得乖乖认栽,因为交通法规比代码更懂人情世故。
这就是典型的反技术崇拜。车企们在那儿卷算力,卷雷达,卷屏幕,卷冰箱彩电大沙发,以为自己是三体人降维打击。结果到了现实里,一个不讲道理的电动三轮,就能让你精心设计的“安全冗余”变成“典中典”的笑话。所以,车展上那些天花乱坠的功能,你听听就好,别太当真。
真正的看点,是价格。是那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竞争。
广汽传祺的S9,22.99万起,上市还送四万多的礼包。吉利银河更是重量级,直接限时优惠6.58万起。这是什么概念?这不是卖车,这是在交投名状。每一份降价公告,都是对同行赤裸裸的挑衅,潜台词就是:“老子不赚钱了,就是要用尸体把护城河给填满,就问你怕不怕?”
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蛋糕上的奶油给刮走了,那现在这些车企,就是连桌子腿都想给你卸了拿回去烧火。最好的防御不是金钟罩铁布衫,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都别吃。这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是修仙渡劫,要么当场飞升成仙,要么直接身死道消变成盒。
这才是商业!这才是竞争!这才是对消费者最大的尊重!给我打!往死里打!杀,给我狠狠地杀,杀到血流成河才是对我们普通人最大的尊重。
新闻里那个市民刘海冰说,“新车多,优惠大,准备订车了”。我仿佛能看到他脸上那种既兴奋又迷茫的表情。兴奋的是,选择真的多,优惠真的大,感觉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迷茫的是,这玩意儿到底该怎么选?选A吧,怕B明天背刺;选B吧,又怕C下个月直接王炸。买个车跟玩《道诡异仙》一样,选哪条命途都感觉会疯。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此深有体会。我真的怕。我怕的不是车不好,而是今天我提的车,明天这个品牌就成了历史名词,上了汽车公墓的纪念碑。到时候我的车就成了绝版手办,配件都得去报废车场淘,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你看,当下的购车决策,已经不是产品力对比了,而是对企业生命力的一场豪赌。你买的不是一辆车,是这家公司未来五年的股票,还是不能交易的那种。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展比喻成大型庙会可能有点侮辱庙会了,毕竟庙会上卖的棉花糖是真的甜。而车展上,你闻到的都是焦虑和杀气。
所有车企都在进行一场盛大的“表演”,表演自己活得很好,表演自己技术很牛,表演自己优惠很大方。但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一场闪电战,撑不住的,下一个倒下的就是你。每一个展台背后,都可能是一个正在流血的财务报表。每一个笑脸相迎的销售,心里可能都在盘算这个月提成再不够,下个月房贷怎么办。
话说回来,我最近看牙医,发现补个牙比有些车的单次保养都贵,这么一想,车好像也没那么金贵了。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极端的内卷中,有些品牌反而活得特别滋润,比如奔驰。奔驰需要跟你谈性价比吗?不需要。买奔驰的人,买的就不是那四个轮子和一套沙发,买的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玄学”加成。这是一种信仰,你跟信徒谈科学,他只会觉得你机你太美。特斯拉也一样,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国产电车配置多高,内饰多好,他只会回你一句“但这是特斯拉”。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他们的用户,核心需求不是一辆车,而是维护自己信仰的正确性。所以无论外界如何洪水滔天,他们的品牌护城河都稳如老狗。
而其他大部分品牌,就没有这种“信仰税”可收,那就只能用最原始、最野蛮的方式去肉搏。他们卖的不是车,也不是品牌,而是一个又一个移动的“压缩毛巾”。把所有你能想到的功能、配置、参数,疯狂地压缩到一个价格里,然后告诉你,我们这个毛巾,吸水性强,还比别人的大。
所以,回到新疆这个车展。它热闹吗?热闹。它重要吗?对当地消费者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购车窗口。但从整个行业的上帝视角来看,它不过是这场巨大绞肉机战争中的一个小小缩影。每一个笑脸,每一次握手,每一份订单背后,都是无声的刀光剑影。
最终谁会赢?我不知道。可能没有赢家。
唯一的赢家,是加速了整个行业的洗牌,把那些不务正业、整天想着靠品牌溢价“躺赢”的选手,一个个都逼到了悬崖边上。
而对于我们这些围观的吃瓜群众来说,能做的就是搬好小板凳,看他们继续加大,加大,再加大。毕竟,能亲眼见证一个时代的疯狂,本身就是一件很朋克的事情。就问你,刺激不刺激?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