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乾崑ADS4的11家主机厂:全情投入、谨慎试水、战略摇摆

选择乾崑ADS4的11家主机厂:全情投入、谨慎试水、战略摇摆

选择乾崑ADS4的11家主机厂:全情投入、谨慎试水、战略摇摆-有驾

2025年上海车展的聚光灯下,华为乾崑ADS4智能驾驶系统如同磁石般吸引了11家车企。这串名单里藏着中国智能汽车产业最真实的生存法则——有人孤注一掷,有人左右试探,更多人则在十字路口反复横跳。

破局者:全情投入的孤勇派

选择乾崑ADS4的11家主机厂:全情投入、谨慎试水、战略摇摆-有驾

赛力斯和长安的押注堪称教科书级豪赌。当其他车企还在纠结"灵魂归属",赛力斯早已把整车制造权限交给华为,换来了问界系列连续12个月销量破万的战绩。这种近乎"卖身"式的合作,让赛力斯智驾系统采购成本直降10%,更在车型开发周期上甩开对手500天身位。

长安系阿维塔的玩法更显精妙。通过入股华为引望科技,他们既保住了资本话语权,又坐享供应链成本优势。这种"既要又要"的平衡术,在智能驾驶军备竞赛中堪称高阶打法。

试探者:谨慎试水的观望派

选择乾崑ADS4的11家主机厂:全情投入、谨慎试水、战略摇摆-有驾

比亚迪的摇摆最令人玩味。在方程豹系列试水华为ADS3后,王传福带队密访问界工厂的举动暴露了真实焦虑。当腾势N9被问界M9全面压制,船夫哥终于意识到:三电技术构筑的护城河,在智能驾驶浪潮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奥迪的转型更像是困兽之斗。这家累计在华赚走万亿利润的德国巨头,2025年五款新车全系搭载乾崑系统的决定,与其说是主动求变,不如说是被中国新势力逼入墙角后的绝地求生。

骑墙者:战略摇摆的纠结派

选择乾崑ADS4的11家主机厂:全情投入、谨慎试水、战略摇摆-有驾

上汽与华为的"双雄会"最具戏剧性。两个行业老大的握手看似风光,实则暗流涌动。从智己到名爵,上汽始终不肯交出核心车型的控制权,这种"既要技术又不愿低头"的矛盾,在尚界品牌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奇瑞和北汽的"三心二意"更显典型。一边参与鸿蒙智行,一边保留自主品牌,这种"鸡蛋分篮"策略看似稳妥,实则可能错失窗口期。星途新车缺席乾崑系统的尴尬,暴露出战略定力的严重缺失。

选择乾崑ADS4的11家主机厂:全情投入、谨慎试水、战略摇摆-有驾

生死时速:智能驾驶的残酷物语

当华为宣布ADS4实现L3级高速能力时,这场竞赛已进入读秒阶段。江淮蓝电准备用10-15万价位普及智驾的野心,东风猛士M817的硬派越野智能化尝试,都在改写游戏规则。

留给骑墙派的时间不多了。广汽三年未落地的HI模式项目,一汽红旗的犹豫不决,都在印证一个事实:在智能驾驶领域,迟到者不仅要付出更高代价,更可能永远失去入场券。

选择乾崑ADS4的11家主机厂:全情投入、谨慎试水、战略摇摆-有驾

智能汽车的终局之战,从来不相信中间路线。那些还在纠结"灵魂归属"的车企终将发现:当行业变革的洪水漫过脖颈时,抓住救命稻草远比讨论水的成分更重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