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人营销官李凤刚:低调镜头里的奥迪转身记
“i人也能当营销公司的老总吗?”
那天在微信视频号刷到这个开场,我还以为是谁在做心理,点进去才发现,是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一个看着就不爱抛头露面的理工男,居然自己站到了镜头前。
他第一条置顶的视频,只讲了个门把手的事——A5L的半隐藏式设计,在碰撞时会弹出机械拉绳方便救援;车内是一拉两用,把电子锁和机械锁合成一个动作,不用重新学。这种细节,说实话我以前真没注意过。我邻居老刘听完后感叹,“这玩意儿比什么花里胡哨灯光有用多了。”
一年下来,他发了八十多条视频,没有大喊大叫,也不整那些戏剧化桥段,就是技术、理念,还有些偶尔的小插曲。有一次他拍出差vlog,被同事抓包偷拍labubu公仔,还笑得挺尴尬。这种小失误反而让人觉得,这哥们是真实的。
去年杭州技术周上,他又提到一句老话:“安全永远是第一位。”我记得有次去4S店保养Q5L,维修师傅边拧螺丝边说,“他们家物理按键就是舍不得砍掉,你冬天戴手套也能盲操作。”顺嘴还聊起,现在不少车为了好看全换触控屏,可下雨天湿手根本不好使。李凤刚坚持这些“不炫”的东西,大概就是这种底子吧。
其实他走到台前,也算被新势力“逼”出来的。他自己承认,看着国产新品牌在智能座舱、智驾方面火热传播,而传统豪华这边很多功能早就有,却没人讲出去。“不是客户不喜欢,而是我们没说,让人以为没有。”他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很认真,有点像老师批改作业时皱眉那样。
自2023年10月接任后,他动了几刀:区域团队按竞争强度分级管理,新建线索中心盯住老客户,经销商端搞了个智能决策平台来优化资源分配。他自己的账号,其实也是这个改革的一部分——直接收集用户反馈,再反推给产品部门。我认识的一位长春车主,就因为留言吐槽过充电口位置太低,被客服回访问得很细,据说后来改款车型调整了一点角度。
时间卡得也巧,他首条视频是在2024年7月16日发的,那天正好是奥迪115周年纪念。而彼时PPE项目的新工厂正在量产前验证,一年后Q6L e-tron上市,华为提供智舱和高阶智驾方案,他们负责底盘、安全和工程,这种组合拳挺少见。有朋友试驾完原型车回来跟我说,高速变道干脆利落,但方向盘回馈还是熟悉的德系味儿,“闭眼都知道这是奥迪”。
不过,说句闲话,这类高管亲自下场拍视频,在BBA里真就他一个长期坚持。我混的那个长春奥迪车友群里,有人开玩笑:“你们奔驰宝马什么时候安排老板露脸?”结果群管理员只发了一串哈哈哈表情,也没再接茬儿。看来这种打法,还真算他们家的独门路数吧。
倒是让我想起年前遇到的一件小事——朋友的小A6跑高速被追尾,对方保险处理慢,她急着赶会,就打电话求助售后经理,对方一句“放心,我们先帮你垫付修”,当天晚上她就在朋友圈夸了一通。一辆车除了性能外,那份安心感,大概也是从这些地方来的吧。不吵不闹,但你知道它一直在那里顶着风浪往前走,就像李凤刚的视频一样,不抢眼,却能记住很久。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