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跟你说个事儿。
我最近老琢磨这科技新闻的门道,特别是汽车圈里这些事儿。
你说,一汽-大众,哗啦一下,3000万辆了。
这数字,吓人吧?
可人家不稀罕这个。
我跟你说实话,我当年刚干记者那会儿,写稿子就喜欢玩那种“先给你看个结局,你猜猜中间怎么回事”的把戏。
就像那次报道那个芯片大战,我开头直接甩出个“工厂停摆,股价熔断”,读者立马就抓瞎了。
一汽-大众这事儿,也得这么捋。
你琢磨琢磨,3000万辆,是个啥概念?
我跟你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家楼下那个卖煎饼果子的老王,他卖了三千万个煎饼。
他能不牛吗?
可人家一汽-大众,一到这个坎儿上,陈彬总就说了句:“站这儿了,往新发力,向质前行。”
这话,透着一股子“老子还不服输”的劲儿。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报道一家新势力搞什么“颠覆性技术”,吹得天花乱坠,结果我暗访了他们供应链那边的老工人,人家就叼着烟,慢悠悠地说:“这玩意儿,我们十年前就玩腻了。”
一句话,把那高大上的发布会给砸了个稀碎。
一汽-大众的3000万,就是那种老工人式的踏实。
他们不玩虚的。
你要问我,这3000万是怎么来的?
就是那套严苛到变态的奥迪评审体系,一点点抠出来的。
这跟现在那些动不动就搞个概念、炒个风口的车企,路子完全不一样。
对了,说到这个,我得跟你说说他们对新能源的态度。
现在满大街都是电车,卷得跟下饺子似的。
大家都在比谁跑得远,谁的屏幕转得快。
可一汽-大众不急躁。
他们说,油电得一起走。
你说这多逗?
都说油车要完蛋了,他们倒好,说油车还得继续做,“混动”是关键。
他们搞的那个混动,能做到300公里纯电,油耗不到4升。
这就像你出门带了个超级充电宝,用完了,它自己还能烧点油省着点花。
那会儿我报道一个新能源车企的续航测试,那叫一个惨烈。
大冬天,跑了不到一半路程,车子就歇菜了,司机冻得直哆嗦。
我当时就想,这玩意儿,真拿来当生产力工具,不行啊。
一汽-大众的800公里纯电,就是要治这个病根。
800公里,哥们儿,你从北京开到武汉,中间还能优哉游哉地吃顿饱饭,不用盯着电量表心里发毛。
他们现在搞的这些,比如那个TQ200变速箱,还有SOA电子电气架构,这都是里子的活儿。
就像盖楼,地基打不牢,楼盖多高都是白搭。
我以前写过一个关于传统制造升级的稿子,那帮老工程师就跟我说,技术迭代,不是换个壳子,得是换骨头。
你猜怎么着?
他们现在连“出海”都想明白了。
不再是光卖车,而是要“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这就像你家煎饼果子摊生意好了,你琢磨着去隔壁城市开分店,还得研究当地人的口味。
3000万辆的荣耀,他们就那么轻轻地放在一边,转身就看向了下一个山头。
这股子劲儿,不是哪家公关稿里能写出来的。
这是骨子里的东西,一种不服输,非要给自己找点更难的活儿干的劲儿。
所以你看,人家不玩那些花里胡哨的。
他们要的是,把那份“能开不坏”的口碑,直接嫁接到“零焦虑的电车”这个新物种上。
这才是真本事。
这事儿,比什么花里胡哨的宣传都有劲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