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怀疑厂商的公关策划部其实更适合去写推理小说——每一次新产品预热,都和悬疑片一样,关键人物的剪影,模糊得刚刚好,就是不告诉你是谁,留下一堆人能猜上三天。最近某“瓜皮汽车”宣布要请新代言人,把整个互联网搅得像是发现新大陆,评论区大有“胡歌是我亲戚”“郭富城昨天在路口和我碰了个面”的气氛。你要是再往下看,仿佛把舞台剧搬出了剧本,大家在本地“选秀”,猜得比买彩票还认真。结果呢?谜底揭晓,费翔出场,周围一片“啊这”,尴尬得都能给空气加点湿度了。
不得不说,这年头车企选代言就像是在选“村花”,不一定流量最大,但一定要有年代感和眼熟度。其实也难怪,毕竟谁家没点大哥大姐在岁数偏大的群体混的,选帅哥小鲜肉吧,年轻人根本买不起你这大号冰箱彩电大沙发。可要是选老流量,那就正好,大家心照不宣,心里还挺踏实。这么一看,零跑挑费翔做代言人,其实还挺务实。人家唱了一辈子《冬天里的一把火》,至少让你听着车名都来点暖意,至于车着不着火,那就两说了。
说起来零跑这个品牌,从名字就很有一点“每逢大事有静气”的气质,听上去像是跑步比赛里最后一名的绰号。但人家也在卷高端,在新车D系列发布前搞了场“你猜我是谁”的盲盒营销,跟饭圈流量市场似的。营销策划只要玩剪影,网友立刻集体投身于“到底是谁”的考古活动——胡歌?爆款的哥;郭富城?港风的爹。这猜测热闹程度,差点让旁边卖瓜子的也吆喝起来“买瓜猜明星送车模”。结果吊足了胃口,揭开答案却是费翔,网友瞬间切换频道,“冬天里的一把火”都叹了口气。
不过咱们也不能全怪车企,行业的水本来就深。去年大家都在热KOE,拍着胸脯说我们要让一线高管、铁打员工当自家代言。这思路就像是让老公演肥皂剧,既省钱又省心,关键是合法合规没风险。结果数据一出来,发现还是花钱请那边娱乐圈的人更有用。哎,车圈终究还是没能打败娱乐圈。像理想之前不请明星,后来突然请来易烊千玺,也算是“从头到脚都要帅”。可能他们也明白,用户虽说喜欢真实,但真的看谁用谁,最后还是看谁舞台上怼怼怼、笑得好看。
再说费翔这位“冬天里的一把火”,自带年代回忆滤镜。选他其实也是险棋,毕竟唱歌的可以火几十年,车嘛,火一次就得去锅炉房陪聊了。作为代言,各家追求群体精准匹配,零跑这把显然是要蹭那点不多余的中年情怀。中年人正好有钱,有购车需求,小时候听费翔,长大买零跑,高举洋火糖包进店,买车的时候顺便幻想自己也能点燃人生。不然你让年轻人代言新能源汽车,八成买辆车都得众筹。
当然,这营销方案的可玩性,不在明星脸,而在网友会不会配合剧情。剪影悬念一出,整个自媒体集体进入“破案模式”,胡歌的照片被拿出来对比,郭富城的步伐被统计,但唯独没人猜到最后是现在每年回国一两次的费翔。车企的骚操作也算秀得飞起。这就像抽盲盒,前期炒作的脸没你,后期解盲的脸更没预期。估计零跑自己也没想到,这波操作最后激活的不是粉圈,而是中年人的朋友圈。粉丝在评论里自我安慰“虽然不是我家哥哥,但也不亏,毕竟燃烧了几代人的阿姨心。”
其实自嘲里还藏着车企的功利心。请代言人的阵仗就像过年吃饭,看菜不看饭,热闹归热闹,味道要能吃饱。可公司还是得精打细算,明星越红费用越高,效果也未必跟着涨。请了人家,广告拍得天花乱坠,但车要真成了“冬天里的把火”,那才是全体员工一起进火葬场。以前说车企把全部预算砸在明星脸上,现在发现KOE也有点“自家员工不争气”的尴尬,最后还得靠娱乐圈借光,汽车圈终究还是要拉回那点明星余晖。
更搞的是,每一次新车宣传都像一场大型社交实验,官方出剪影,网友集体脑补。猜胡歌、猜郭富城,搞得跟全民寻找失散多年的明星亲戚一样。你说这种热闹到底是车企聪明,还是网友没事找乐?车圈营销跟娱乐圈绑定,反倒让人怀念那个自家员工站台的朴素年代——至少那年老板不会跟你抢饭碗。现在明星的脸商业味再浓,谁都清楚,买车还是看发动机不是看代言男,“费翔”只要不是真的让你“冬天里的一把火”,别的都能凑活着过。
当然,还有一批人不管谁代言,都习惯性吐槽汽车营销是“人傻钱多”。这种言论总让我反省:难道作为一个没车的写稿人,我其实也傻?但转念一想,汽车圈到底还是懂舆情的,选个人能调动几十年里大家集体舞台剧记忆,至少买气氛是够了。至于车到底能不能开,还是得看你会不会“冬天里开暖风”。说到底,代言人就是加点燃料,至于烧不烧出来“香味”,那不是拍广告能解决的。
估计零跑公布费翔之后,也有策划部的人陷入内心挣扎——到底是踩点选对了中年市场,还是热搜没挂满脸?其实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车能不能真不着火。毕竟现在买车,不仅看的是“冬天里的一把火”,还要看看“夏天里的一桶水”,碰上电池不靠谱,谁管费翔唱得多带劲。
车企把明星当吉祥物,一边造势一边祈福。至于效果如何,谁管?反正每年都得烧一波广告费,像是祭祀,广告大片拍完,所有人围着屏幕鼓掌。可你真要跑起来,还得看你命硬不硬。零跑拿费翔当高端代言,拼着点怀旧色彩,把一批“成龙大哥”式的大龄买家忽悠进店,也算是能看出一丝诚意。
这波营销,网友看出了套路,车企看到了销售,明星看到了钞票,我看到了费翔和“火”字同框就嘴角一抽。表面看是一场“阵容火爆”的商业秀,实际是中年情怀的一次强力拉扯。KOE的土法营销挂了,明星的广告军团重装上线。你说是消费升级,还是行业轮回,反正现在看,谁能在冬天里唱一首火,谁就能在夏天里卖一台车。
最后你说,代言人是不是越老越管用?也不一定。只要车不开锅,厂商不出事,明星愿意拖地,网友愿意脑补,大家就能一起在冬天里围着“火”字升温。所有人都在搞气氛,至于明年会不会还请费翔,或者再拉胡歌来一把,谁知道?反正这行业,热闹是热闹的,车要安全是安全的,明星要上岸是上岸的,网友要开脑洞是开脑洞的。要是车真着火了——那就不是冬天里的把火,而是火烧眉毛了。
这个时代,汽车圈、娱乐圈、段子圈三线联动,谁流量大,谁的剪影够模糊,谁能把广告拍成火剧,谁就能拉一批中年爹妈进来狂欢。所以说,开个车都得有点“娱乐精神”,买个车都跟抽签一样,不是上天选你,就是看你能不能和费翔同台领奖。至于我,作为没车没代言没流量的平板生物,也只能坐在电脑前,祈祷自己不会在冬天里被“烤熟”,毕竟“着火”的人生,明星也不替我担责。
想来也是,科技进步让我们从“自己站台”走到“明星站台”,中年情怀燃烧一波又一波,最后只剩“车别着火就行”。一台SUV、六个座位、冰箱彩电大沙发,明星点燃、网友围观,厂家吃瓜,大家都在等下一个瓜被点火。你说,这圈子到底是在“冬天里的一把火”,还是在酷暑里的又一场“烧烤”呢?
所以最后大家都明白,代言归代言,车归车,冬天多备灭火器,夏天多敞后备厢。至于销量能不能着火,就看这把费翔能不能让零跑火起来。剩下的,就交给唱片机和朋友圈吧,反正火没烧到自己身上,围观和吃瓜总会多一点安全感。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