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在大家伙儿都一窝蜂地讨论新能源车,特别是像问界M7这种自带流量的“网红车”的时候,偏偏有位车主反其道而行之,放弃了大家都说好的问界M7,转头花了差不多30万,提了台大众的途昂Pro。
这车主开着新车跑了900公里,又是上山露营又是城市通勤,回来后说是一肚子话想聊聊。
这事儿听起来就像是,大家都去吃新开的网红火锅店,他却转身进了一家装修升级、还打折促销的传统老字号。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情况?
是这位车主不懂车,还是说,像大众这样的传统汽车大厂,真的开始摸清门道,拿出真本事来跟新势力们掰手腕了?
咱们先得把这事儿的背景看明白。
现在你要是想买一台30万左右的家用大车,特别是能坐六七个人的,那问界M7肯定是绕不开的一个选项。
华为的技术光环、车里的大屏幕、舒服的座椅,再加上增程式动力没啥续航焦虑,这些优点让它卖得特别火。
按理说,选择它是个很稳妥、很主流的决定。
那为什么还会有人放弃呢?
关键点可能就出在两个字上:“变化”。
一个是市场的变化,另一个是产品本身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也是最实在的,就是价格。
这位车主提到,途昂Pro最近优惠力度非常大,直接降了4万块钱。
这么一来,它的售价区间就落在了25.99万到31.99万。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说,你用买一台中型SUV的钱,现在能买到一台车长超过5米1、挂着大众标的德系大型7座SUV。
这种降价的冲击力是相当大的,对于任何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来说,省下几万块钱可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这一下子就把途昂Pro重新拉回到了很多人的备选清单里,让大家愿意给它一个机会,去看看它到底有什么能耐。
光便宜当然不行,还得看车本身有没有长进。
这就要说到第二个变化,也就是途昂Pro这款车自身翻天覆地的升级,尤其是在智能化这块,它几乎是照着咱们国内新势力们的“作业”重新抄了一遍,而且还抄得有模有样。
过去咱们总说大众的车机系统反应慢、功能少,跟个老人机似的。
但这次的途昂Pro,直接换上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配了12G的运行内存。
这俩东西一组合,就好像把你家那台用了好几年的旧电脑,直接换成了最新的电竞主机,操作起来那叫一个丝滑流畅,什么卡顿、延迟,基本上都成了过去式。
车里那块15英寸的中控大屏,还有副驾驶前面的那块11.6英寸的娱乐屏,也很有新势力那味儿了,科技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更厉害的是,大众这次还给车机请来了两位“高材生”——接入了DeepSeek和百度文心一言这两个人工智能大模型。
这下可就不一样了,语音助手不再是个只会机械执行命令的工具。
你能用方言跟它聊天,它能听懂;你一句话里说好几件事,比如“打开天窗,把空调温度调低一点,再放一首我喜欢的歌”,它也能一次性给你办妥。
这种智能化的体验,在以前的大众车上是根本不敢想的。
可以说,大众这次是铁了心要把自己最大的短板给补上,让大家知道,传统油车也能玩转高科技。
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途昂Pro也下了功夫。
它那套新的IQ.Pilot系统,用上了像人眼一样的双目摄像头,在高速公路上能帮你实现自动跟车、保持车道、甚至自己打灯变道、进出匝道。
这对于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能大大减轻驾驶疲劳,让开车变得更轻松、更安全。
这些功能,正是问界、理想这些品牌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现在大众也给配齐了,这就让它在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有了跟对手们同台竞技的底气。
说完了这些“新学的本事”,咱们再来看看大众的“看家本领”,也就是传统油车最擅长的那些东西。
这可能才是让那位车主最终下定决心的核心原因。
首先是动力和驾驶感受。
途昂Pro这次用的是全新的第五代EA888发动机,这台2.0T的发动机技术含量可不低,高功率版本甚至用上了保时捷同款的可变截面涡轮技术。
说白了,就是让发动机在低速的时候更有劲,起步不肉;高速的时候动力储备更足,超车有信心。
配上大众成熟的四驱系统和扎实的底盘调校,开起来的感觉就是稳重、踏实。
车主开着它去户外露营,走一些坑坑洼洼的非铺装路面,心里就特别有底。
这种纯粹的机械素质带来的可靠感和全地形的适应能力,是很多主打城市舒适性的新能源SUV目前还比不了的。
再就是空间和实用性。
途昂Pro超过5米1的车长和接近3米的轴距,保证了车内空间的绝对宽敞。
它采用的是2+3+2的座椅布局,这种布局的好处在于,平时当5座车用的时候,第二排可以舒舒服服地坐三个人,后备箱空间也巨大无比,拉个行李、放个露营装备绰绰有余。
只有在需要应急的时候,才把第三排座椅打开,虽然第三排空间肯定不如前两排,但短途应急坐两个成年人或者小孩是完全没问题的。
这种灵活性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其实比那种2+2+3的布局更实用。
而且,大众这次在配置上也一反常态地大方,入门版车型的前排座椅就给配齐了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连副驾驶都有电动腿托,第二排座椅也有加热。
这种待遇,在以前的合资车上想都不敢想,可见国内品牌的“内卷”确实是给咱们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所以,咱们把这些信息串起来看,这位车主的选择就不难理解了。
他并不是在盲目地“逆行”,而是在经过仔细比较后,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
他想要的,是一台“六边形战士”:既要有传统德系SUV那种扎实的机械功底、可靠的四驱系统和宽敞实用的空间,能够满足他偶尔撒野和长途自驾的需求;同时,他又不想放弃当下流行的智能化体验,希望车机聪明好用,驾驶辅助能减轻负担,舒适配置能照顾好家人。
而降价增配后的途昂Pro,恰好就满足了他这种“我全都要”的需求。
它用强大的产品力证明了,燃油车并没有过时,只要肯放下身段,积极学习对手的优点,补齐自己的短板,依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件事也给整个汽车市场提了个醒,无论是新势力还是老牌车企,最终都得靠产品说话,谁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谁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