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占三席!全球轮胎销量冠军1.85亿条

全球轮胎市场概况

轮胎是汽车里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唯一和地面接触,起到缓冲、增加抓地力、减少震动和支撑车子重量的作用。根据结构不同,轮胎主要分为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按使用场景来分,又可以分成家用和轻型卡车用的胎、卡车和客车用的胎,还有非公路用的轮胎。

去年,全球卖出去的轮胎总数达到了19.305亿条,比前一年增长了2.2%。预计到2029年,这个数字会增长到23.26亿条。从地区来看,中国占了20.7%(也就是3.989亿条),美国占18.8%(3.639亿条),欧洲占27.2%(5.258亿条),其他地区则占了33.3%(6.419亿条)。

中国占三席!全球轮胎销量冠军1.85亿条-有驾

中国轮胎巨头中策橡胶

去年,全球前十的轮胎制造商一共卖掉了10.757亿条轮胎,占了全球总销量的55.7%。这十家公司里,中国有三家,日本两家,法国、美国、德国、韩国和印度各有一家。

排在第五到第十名的是:中策橡胶、玲珑轮胎、韩泰轮胎、阿波罗轮胎、赛轮集团和住友橡胶。

资料显示,中策橡胶成立于1992年,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杭州海潮橡胶厂,是国内最早做轮胎的企业之一。现在它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轮胎生产商,旗下有“朝阳”“威狮”“好运”“金冠”“WESTLAKE”等多个品牌,产品包括全钢胎、半钢胎、斜交胎和车胎,广泛用于轿车、商用车和工程机械等。

作为中国最大的轮胎制造商,也是卡客车轮胎领域的龙头(全球排名第二),中策橡胶在国内的建德、富阳、萧山、天津,还有海外的泰国、印尼、墨西哥等地,一共有13个生产基地,形成了“国内+海外”的双循环布局。2024年10月23日,印尼工厂第一胎下线,12月18日正式投产。去年,公司营收达到了392.55亿元,净利润37.87亿元,其中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

中国占三席!全球轮胎销量冠军1.85亿条-有驾

轮胎巨头销量突破亿条

前四名的轮胎品牌销量都超过了1亿条。排在第四的是德国的大陆集团(Continental AG),它成立于1871年,总部在汉诺威。去年12月,他们宣布要把旗下的汽车业务分拆出去,今年4月又把工业技术部门康迪泰克(ContiTech)也分出去了。这样一来,大陆集团就彻底从多元化经营回归到“轮胎制造商”的本行了。

排在第三的是日本的普利司通(BRIDGESTONE),去年销量是1.45亿条。它是日本最大的轮胎公司,成立于1931年,总部在东京。他们旗下有搏天族、泰然者、遨然者、冰锐客等多个产品系列,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业务,员工大概有12.5万人。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中国市场,现在在中国有两座工厂(天津和无锡)、一个研发中心和一个试验中心。

排名第二的是美国的固特异(Goodyear),去年销量达到1.666亿条。这家企业不仅是轮胎巨头,还是全球最大的卡客车轮胎制造商,销量有2720万条,市场占有率12.9%。今年5月7日,他们把邓禄普品牌(包括消费、商用和其他特种轮胎)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的权益,卖给了日本的住友橡胶(SRI)。

中国占三席!全球轮胎销量冠军1.85亿条-有驾

米其林轮胎行业领先地位

米其林啊,现在还是全球最大的轮胎制造商,去年卖出去了1.85亿条轮胎,市场占有率有9.6%。在乘用车和轻型卡车的轮胎市场里,它可是排第一的,销量达到了1.573亿条,占了9.5%;而在卡车和客车轮胎这块儿,它排第三,销量是1520万条,占7.2%。

米其林这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1889年,那时候爱德华·米其林和他的表哥安德烈·米其林接手了他们祖父巴比尔·米其林和他表兄多伯利在19世纪30年代于克莱蒙费朗创办的一家农机厂。这家厂子最开始主要是做马车的刹车块、橡胶软管这些橡胶制品的。后来他们就用自己的姓氏给公司命名了。

两年后,也就是1891年,他们发明了第一条可以拆卸的自行车轮胎,这可以说是现代轮胎的雏形了。

从1895年汽车用的充气轮胎问世,到后来推出可拆卸的钢圈、低压轿车轮胎,再到上世纪40年代中期,米其林研发出了子午线轮胎,这种轮胎大大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彻底改变了整个轮胎行业。

中国占三席!全球轮胎销量冠军1.85亿条-有驾

米其林在华发展布局

1988年,米其林第一次在香港开了销售办事处,第二年又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到了1995年,他们在沈阳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个合资公司,2001年的时候,还在中国设立了总部和研发中心。现在,米其林在中国已经有5个工厂,员工接近7000人。

其中,上海的米其林工厂二期改扩建工程预计在明年年底前完工,到时候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的年产能将达到950万条。而沈阳工厂也在进行升级改造,将来会成为米其林全球第一个“碳中和”的生产基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