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公交车正业萎缩,自救探索值得鼓励

潮新闻 评论员 项向荣
潮评丨公交车正业萎缩,自救探索值得鼓励-有驾
据视觉中国
南京503路公交车最近增加了一项新任务:每天从六合北站出发时,会捎带上六合的农特产品、生鲜食品等快递运往南京城区。这种“公交+快递”的创新模式,让原本需要次日送达的快件,在两个半小时内就能到达,既提升了快递时效让客户满意,也为公交公司带来了额外收益。
不止南京,郑州公交也与顺丰快递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尝试让公交车“白天载客,晚上送货”。实际上,公交车参与物流在国内部分地区已实践多年。以顺丰为例,除了郑州,其还在西安、武汉、兰州、成都等地推行了“快递+公交”的合作。
公交公司具有公共属性,此举自然会引发一些疑问:这会否影响其服务大众出行的本职工作?
公交“兼职”的背景是全国公交客运量近年来大幅下滑,不少公交公司亏损严重,甚至出现过停运事件。公交公司普遍面临生存压力,寻求自救成为当务之急。利用公交车运送快递,正是公交公司在业务萎缩后盘活闲置资源、增加收入的一种尝试。公交公司拥有场站资源和覆盖城乡的线路网络。在保障出行的前提下,利用公交车因“峰谷差”(高峰与平谷运力需求差异)产生的空闲运力为快递公司服务,可以实现资源互补。公交公司营收提升,也有助于保障工作人员收入和工作稳定。
公交系统的调度能力、运力储备和线路覆盖,本就是快递物流行业可以共享的资源。只要协调得当,不影响公交服务公众出行,就能延展公交的复合价值。例如郑州公交,利用夜间停运车辆、非高峰时段车辆以及特定线路试点运输小件、高时效的同城急件,甚至在一处车辆维修车间加装了智能化快递分拣线。这表明,公交企业通过合理机制,能够调动现有资源进行商业化运营。
当然,公众的担忧值得重视。公交车作为以经济、便捷和普惠为宗旨的公共交通,首要任务必须是保障群众出行。不能因运送快递而随意缩减线路或降低发车密度。因此,必须做好与物流公司的协同工作,在指定站点装卸快递,严格按照既定线路和时间运输。同时,可借鉴其他成功经验,比如国内多个城市探索的“地铁+物流”模式,它们利用非客运时段和客流量少的平峰时段进行货运,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正如交通专家所言,与其固守公益招牌陷入“亏损-补贴-再亏损”的循环,不如主动求变,盘活闲置资源。对于城市公交企业而言,深化企业改革,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拓展新兴业务,激发内生动力,是当前的重要方向。当然,在此过程中,必须优化管理机制,确保公交运行安全,妥善处理员工岗位衔接等问题。只要摸索出一条既能保障基本民生服务,又能唤醒“沉睡资产”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增加员工收入的道路,公众是乐见其成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