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限速消息热议,真假待官方确认,司机安全风险需关注

这两天,关于高速公路限速要提到140km/h、154km/h不算超速的消息满天飞,朋友圈里讨论得热火朝天。大家一边感慨“终于要解放右脚了”,一边又在担心这种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仔细看看,不少博主自己都在说不敢确定信息真实性,说到底还是来自于某汽车平台的《高速快讯》,而没见哪个官方部门真锤发声。咱普通人,面对这种消息,到底该怎么看、怎么想?

先问一个问题:高速提速到底是不是好事?其实中国高速公路限速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很多老司机抱怨120km/h跑起来简直“龟速”,尤其车况越来越好,开个合资车轻松就能破130。“欧洲高速都能不限速,我们为啥不行?”这样的声音不少。但又有不少新手或者担心安全的,会觉得提速太危险,尤其遇上雨雪雾天,或者有人不守规矩乱变道,那危险就多了去了。

我就纳闷了,中国高速到底应该怎么定这个限速标准?你看现在网上这个消息,说要试点提高到140km/h——说试点不是全国一刀切,还挑了京沪、京港澳这些主干道,理由是这些路段平直、状况好。那问题来了,一条高速上那么多车,有的车能轻松上140,有的老一点的或者有点小毛病的,跑到120都快拼了老命。如果限速提高,是不是反而会让差异变得更大?看到一篇评论,说“提高限速就跟放开自由一样,能跑的快的人觉得舒坦了,跟不上的更吃力”——这话其实挺有道理。

高速限速消息热议,真假待官方确认,司机安全风险需关注-有驾

还有一个细节我特别琢磨,“154km/h不处罚”这个宽容执法政策很诱人,好像只要不超过这个标准都可以安心开。但实际上,现行的交通法规清清楚楚写着,超过限速10%-20%就算超速,轻则罚款,重则扣分。网上那个所谓宽容执法,真落地了谁来兜底?新规真要上,交警部门到底怎么执行?你说技术升级也许能做到自动识别,但司机心理变化才是最大的问题。以前都怕被拍,怕扣分,现在一听可以放开踩油门,绝对会有人上头。

设问一下——如果高速真的提速,路上的风险会增加吗?答案不用绕弯子。速度越高,出事概率和后果都大大增加。你只要想想,车速每增加10km/h,碰撞时的冲击力几乎是指数级上升。欧洲高速能跑不限速,是人家整体交通素质高,路况极好,配套设施、安全提示、应急处置都到位。中国呢?路面硬件其实不输,但驾驶习惯、素质差距还是在那摆着。随便问身边人,每个月总能听到因为“快一点,省时间”而发生的不幸。咱不是危言耸听,现实就是这样。

再说说低速占道,说实话就跟高速路上的“钉子户”一样,几十码龟速慢吞吞地跑,后面要不就是一堆人急得按喇叭,要不就是憋着换道,极容易引发追尾和事故。这个新规二话不说就要重罚低速车,三分加200元,实话讲挺解气的,毕竟让个别人不开慢车挤在快车道、耽误一堆人,这种行为该治。但说到这,也忍不住要想:低速车为啥都喜欢慢慢开?有的是因为车况不敢快,有的是新手怕出事,还有的是开车心太急,怕前面突然冒出个啥。一刀切处罚低速,是不是也需要分个场合和路段?死板执行,有时候可能冤枉了那些实在胆小的司机。

高速限速消息热议,真假待官方确认,司机安全风险需关注-有驾
高速限速消息热议,真假待官方确认,司机安全风险需关注-有驾
高速限速消息热议,真假待官方确认,司机安全风险需关注-有驾

还有一个层面不能不谈,法律与技术的关系。说高速公路要升级,增加抓拍设备、精细测速,这思路没问题,但技术跟没跟上、能不能保证准确率?万一设备出错,难道司机全都自己抗?而且中国高速上车流量巨大,平直路段和不平直路段的混杂,真要全国推广140km/h限速,后续的修补和升级工程少不了。新技术总要有磨合期,到底会不会因此产生新问题?从过往经验来看,每次技术升级刚开始都会出点小毛病,司机也得逐步适应。

这么多问题,终于得问一问,高速限速提到140km/h,值不值得?有啥利弊?首先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尤其在路况好、车况不错的情况下,确实能让出行变得更顺畅。对物流、对自驾出行,都是大喜事。你想想,从北京到上海,哪怕能快半小时,都是实打实的生产力。可是弊端也很明显,速度快了,对应的安全风险加大,一旦事故发生就是大事。有的司机没经验,或者临时起意,不会控制好速度和车距,这种情况危险就高了。法律层面来讲,宽容执法也要建立在大家都自觉守规矩的前提下,否则放开了限速,变成了没人管的无序公路,反倒危险重重。

现在很多人都在争论,新规到底能不能落地。其实我觉得,舆论的风向和现实差距还是挺大的。网上热议归热议,真正的政策出台还要看交通管理部门有没有那个魄力,有没有技术保障,有没有配套完善的应急方案。你翻翻新闻,前几年上海、浙江等地也曾试点过提高限速,但最终能不能全国推广,还得慎之又慎。毕竟中国高速路车主的素质、车辆状况参差不齐,大城市可以试点,但毛细血管般的高速,情况就复杂多了。

再追问一句,司机心态会怎么变?其实不少司机,尤其是年轻人,听到可以跑到140甚至不罚154,心理马上有点“解放”,觉得以后可以肆意踩油门。但真要宽容执法了,大家真能时刻保持警惕驾驶吗?还是觉得反正没事,能快就快,能省则省?我身边好几个开车冲得起劲的朋友都在说,“只要限速变了,我一定跑快点”,但他们自己也承认,一旦过于放开,自己感觉得更容易分神甚至贪快。换句话说,限速新政策说白了也是对人性的挑战,别只盯着数据和规定,最关键还是得看执行效果和驾驶习惯。

至于有些人觉得“欧洲都不设限速,中国学学也没坏处”,其实大可不必羡慕。欧洲高速不限速是个例,不少国家高速也有严格限速,德国的无上限只是部分段落,而且人家对驾驶培训、道路维护、事故处理都有配套措施。中国高速要走这条路,绝非一纸政令那么简单,相关配套建设、法规调整、司机培训、应急救援等方方面面都得跟上,否则一旦出了事,遭殃的还是普通人。

这时候也就明白了,很多事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才是最难的部分。网上风传的消息,大家看一看、议一议可以,但真到自己开车,还是老老实实按照现行规定来走。毕竟,交规存在的意义是保障安全,而不只是限制速度。如果以后真有提速的机会、真有宽容执法的试点,那也是应该有条理有秩序地落实,别一哄而上,也别想着钻空子。到时所有司机真的能享受“更快更安全”的高速高速,那才是好事。

最后想说说,不管限速怎么变,不超速不龟速才是正道,提速宽容执法可以期待,但千万别指望这会是“解放油门”的信号。高速上的生命线,比你赶的不止是时间,更是安全和责任。别让新政策变成了新隐患,到头来受伤的还是普普通通的你我他。这才是真正要思考的,也是大家需要早点认清的现实。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