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上演降维打击:你跟它聊性能,它跟你算“公摊面积”

讲真,最近车圈给我一种感觉,就是所有人都疯了。

不是那种假装发疯,是真疯,是那种“我不活了,你们也别想好过”的掀桌子式自爆。前有比亚迪秦用798把插混市场打成焦土,后有各种新势力花里胡哨地秀肌肉,大家都在拼命。而荣威M7这个东西的出现,让我觉得上汽这是不装了,摊牌了,直接往战场中央扔了一颗战术核武器,当量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它打击的不是你的性能,不是你的智能,它直接打击你的生存根基——认知。它用一个叫“85.5%空间得房率”的玩意儿,把所有还在聊百公里加速、聊智能座舱的对手,瞬间打成了不务正业的行为艺术家。

什么是得房率?这词儿本来是房地产的黑话,开发商用这玩意儿来告诉你,你买的100平米,实际能住的有多少。现在荣威把它挪到车上,简直是典中典的降维打击。别的车企还在跟你聊技术参数,聊那些三体人来了都得先考个证才能看懂的PPT,荣威直接告诉你:朋友,别扯淡了,我这就是一个装了四个轮子的精装一室一厅,建筑面积4940mm,套内使用面积超大,公摊极小。

车圈上演降维打击:你跟它聊性能,它跟你算“公摊面积”-有驾

就问你怕不怕?

这种感觉,就像两个修仙高手在华山之巅比拼剑法,一个御剑飞行,剑气纵横,另一个从背后掏出了一把AK47。剑法再花哨,能快过子弹吗?荣威M7就是这把AK,它告诉你,家庭用车的核心矛盾,从来不是零百加速比别人快0.5秒,而是你老婆让你在后备箱塞进一个婴儿车、两个行李箱再加一箱牛奶的时候,你那帅气的轿跑能不能塞得下。

塞不下,就是功能性死亡。

我作为一个被生活反复蹂躏的中年人,对这点深有体会。你跟一个奶爸聊操控,他只会关心这车的悬挂过减速带会不会把后排睡觉的孩子颠醒。荣威那个所谓的“AI瞬控底盘”,名字听着挺玄乎,像是雷电法王杨永信搞出来的新业务,但它的本质工作,就是让车里的豆浆别洒出来。

只要豆浆不洒,它就是好底盘。只要孩子不醒,它就是百万级豪车都换不来的好悬挂。讲真,我上次坐车腰疼,就是因为那个座椅硬得跟中世纪刑具一样。现在车企终于开始研究人屁股了,可喜可贺。

车圈上演降维打击:你跟它聊性能,它跟你算“公摊面积”-有驾

而荣威这个M7,不仅研究屁股,还直接把全家人的屁股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什么慕斯座椅,什么副驾一键放倒变成女王座驾,这套组合拳打出来,基本上就是把移动的家这个概念给实体化了。它甚至都不是车,它是一个移动的休息室,一个压缩毛巾,上车前平平无奇,上车后直接给你展开一个豪华大床房。

我甚至能想象出一个荒诞的场景:一家人开着M7出去自驾游,堵在高速上。别人在车里烦躁地按喇叭,而M7车主,已经把副驾放平,盖着小毯子开始午睡了,后排的孩子戴着耳机看动画片,空间大到还能玩会儿乐高。服务区的泡面都显得没那么难吃了。

这种产品思路,你说它高级吧,它一点都不高级,甚至有点“土”,有点“糙”。但它就是有效,就是能打动那些真正需要一台家用车的人。这些人,他们不关心你的品牌故事,不关心你的设计师是不是从劳斯莱斯叛逃过来的,他们只关心后排能不能轻松放下儿童安全座椅,老妈坐进来腿能不能伸直。

能,就是好车。不能,吹什么牛逼都没用。

至于智能化,现在每家车企都说自己有大模型,感觉再过两年,车机都能自己考研了。荣威M7也搞了个什么“豆包大模型”,说能“意图理解”。我听到这个就想笑,我怕它理解过头了,我说一句“我想发财”,它直接给我规划一条抢银行的最佳路线,那我不是坏了菜了。

车圈上演降维打击:你跟它聊性能,它跟你算“公摊面积”-有驾
车圈上演降维打击:你跟它聊性能,它跟你算“公摊面积”-有驾

但它那个“汽车大师”功能,对着图标提问,车机给你解释。这个好,这个是真的好。因为我真的被我爸妈问过无数次,中控上那个长得像小雪人的图标到底是干啥的。我解释了八百遍是内外循环,他们也没记住。现在好了,让AI去跟他们解释吧,AI没有情绪,不会崩溃。这才是人工智能该干的事儿,不是去跟人聊骚,是去解决这种重复性的、能把人逼疯的家庭问题。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不是在评车,我是在给一个拼了命的偏科生写推荐信。这孩子别的可能不行,但就是够大,够舒服,够懂事。

最后说说动力,160公里纯电续航,2000多公里综合续航,2.91L的亏电油耗。这些数字,说白了,就是让你忘掉里程焦虑,忘掉油价涨跌。它在用一种耍流氓的方式告诉你:随便开,使劲开,开到天荒地老,一箱油能从哈尔滨干到广州。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当别人还在精打细算怎么在发动机和电池之间做平衡的时候,荣威直接说,我全都要,而且我还要把价格打下来,再送你一个终身质保。同行看了也得傻,这还怎么玩?最好的防守是进攻,而最好的进攻,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让大家都没得吃。

所以,荣威M7这台车,它的出现,本身就带着一种浓烈的、犬儒主义的色彩。它看透了所有花里胡哨的营销,直击了家庭用户最底层、最不性感、但最刚需的痛点。你跟奔驰车主聊得房率,他会觉得你有病,因为人家买的是那个三叉星带来的精神马杀鸡。但对于十几万预算的家庭用户来说,多十公分的后排空间,就是比一个虚无缥缈的品牌光环,要实在得多得多的“道”。

所以这车最适合的,不是那些追求驾驶乐趣的年轻人,也不是那些需要品牌撑门面的商务人士。它最适合的,是那些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周末只想带着全家老小去郊区呼吸点新鲜空气的中年人。

车圈上演降维打击:你跟它聊性能,它跟你算“公摊面积”-有驾

或者,是网约车师傅。后排乘客一上车,腿一伸,直接就想给你个五星好评,顺便再加一句:“师傅,您这车,真敞亮。”

车圈上演降维打击:你跟它聊性能,它跟你算“公摊面积”-有驾

这才是无敌的。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