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厘之差,谬以千里。” 这句话,搁汽车圈子里头,那简直是金科玉律。
近来,汽车江湖里冒出点小动静,说的就是奇瑞的风云A9,哎哟,兴许得改唤作A9L了。缘何这般揣测?盖因坊间流传,厂家大人听取了“草民”之声,觉着A9这名号,略显“名不副实”。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般:奇瑞眼下有A8坐镇,轴距尚不及2米8,勉强算得上A+级。紧接着,便直接跃升至A9,轴距足有3米,堪称C级座驾。这当中还横亘着个E05,轴距2米9,厂家也犯了难,只好委屈它叫A8i。诸位看官,这叫什么事体?数字都捉襟见肘了!有人便嚷嚷开了,这不合乎常理啊!
这好比什么呢?你家娃,老大唤作小明,老三唤作小红,那老二呢?莫非要叫小明i?听着都拗口。
更有人进言,不若将A9更名为A9L,如此一来,E05便可顺理成章地唤作A9了。再者,SUV系列的命名亦可彼此呼应,T10定位于中大型SUV,A9L亦对应C级车,岂不美哉!
消息一出,登时沸反盈天。有人拍手称快,道是厂家总算醍醐灌顶!亦有人赞许“内部人士”建言献策之功,厂家纳谏如流。
当然,此事尚无定论,然从经销商培训会上披露的图来看,成算颇大。
那末,问题来了,区区一个汽车名号,当真如此举足轻重么?
还真是。
君且细想,一名称号,代表着定位,代表着形象,代表着市场韬略。一个绝妙的名称,能令人一见倾心,能擢升品牌价值,能裨益销量。反之,一个糟糕的名称,甚或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乃至损及产品的竞争力。
以奇瑞为例,这几年在命名一事上,着实有些“天马行空”。又是星途,又是捷途,又是风云,各色子品牌,令人目不暇接。这恰似什么呢?你开了间杂货铺,既售香烟,又卖佳酿,既有零食,又有日用,恨不得包罗万象,结果却一无所长。
当然,奇瑞亦在力图革新。此番A9更名A9L,或可视为一个良好的开端。
再说SUV,倘若奇瑞果真按既定方略,将T10定位于中大型SUV,那可真得痛下针砭。时下,中大型SUV市场竞争白热化,比亚迪的唐,理想的L8,个个都是骁勇善战之辈。若T10仍与现有的T11相差无几,那可就真难有立锥之地了。
这好比什么呢?你参加拳击赛事,对手皆是重量级选手,你一个轻量级选手上去,岂不是以卵击石?
是以,汽车命名,看似细枝末节,实则关乎品牌战略,关乎市场竞争力。一个锦上添花的名称,能令产品如虎添翼,一个差强人意的名称,恐令产品功败垂成。
但愿奇瑞此番能真正“从谏如流”,将A9更名为A9L,将T10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大型SUV,方能在市场博弈中,占得先机。
盖因毫厘之差,谬以千里嘛!这不仅是汽车圈的圭臬,亦是百业皆准的真理。我辈翘首以盼,奇瑞能精益求精,为我等奉献更多更臻善的产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