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可是真热闹,尤其是咱们国家自己的新能源车,那发展速度,简直是一天一个样。
大家可能都发现了,现在买车,光看外观、内饰、动力这些老三样已经不够了,一个新词儿叫“智能化”被天天挂在嘴边。
可到底啥叫真正的智能?
是屏幕多几块,还是车里能唱歌讲笑话?
就在大家还有点迷糊的时候,阿维塔带着它的新款阿维塔12来了,而且一来就放了个大招,叫“四激光版”。
很多人一听就犯嘀咕了,这激光雷达,听着就挺玄乎,一个两个还不够,这怎么一下子就整了四个?
这是不是厂家为了多卖钱,故意堆砌硬件搞出来的噱头啊?
这车到底凭啥敢这么干,它多出来的这几个“眼睛”,真能让我们的开车体验变得不一样吗?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个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用大白话聊清楚。
首先得搞明白,激光雷达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超级精准的测量工具,就像蝙蝠在黑夜里飞行用的声呐一样,不过它用的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车子上的激光雷达会不停地向四周发射激光束,这些光束碰到障碍物,比如前面的车、路边的行人或者马路牙子,就会被弹回来。
电脑通过计算光束飞出去再弹回来的这点时间差,就能瞬间画出一张周围环境的、极其精确的三维立体地图。
这玩意儿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管天是黑是白,也不管是下大雨还是起大雾,它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比咱们人眼和普通的摄像头要靠谱得多。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不够用吗?
为啥非要上四个?
这其实是解决了一个过去智能驾驶系统里头疼的大问题——视野盲区。
以前很多车,就算有激光雷达,也通常是头顶上放一个,像个瞭望塔。
它能看得很远,这点没错,但就像你站在高处,脚底下或者离你很近的侧后方,反而是看不全的。
开车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这些看不见的危险。
比如,从巷子里突然蹿出来个电动车,或者旁边车道的车冷不丁地就往你这边并线。
阿维塔12的这个四激光雷达方案,就是为了把这些死角全都给堵上。
它的布局是这样的:车顶上那个主力的,负责看远方,保证高速行驶时的预判能力;车头两侧,靠近轮子的地方,各藏了一个,专门盯着左右两边的突发情况,把“鬼探头”这种老大难问题给看得死死的;最绝的是,它连车屁股后面都给你安上了一个,这样一来,不管是倒车入库,还是防止后车追尾,都有了一双“后眼”。
这么一来,整个车身周围三百六十度,可以说是一点死角都没有了,形成了一个全方位保护罩。
这就好比给车子请了四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顶级保镖,全天候、全方位地帮你盯着路况,安全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当然,光有顶级的“眼睛”还不行,还得配一个足够聪明的“大脑”来分析处理这些信息。
这次阿维塔12搭载的就是华为最新的乾崑智驾系统,还有一个听起来挺厉害的“WEWA世界模型”。
如果说四个激光雷达是负责收集情报的侦察兵,那这套系统就是运筹帷幄的总司令。
它厉害在哪儿呢?
它不再是以前那种死板的程序,看到前面有东西就只会傻傻地踩刹车。
它学会了“理解”和“预判”。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它通过雷达和摄像头看到一个皮球滚到了马路上,它的大脑里就会立刻关联到一个可能性:后面很可能会跟着跑出来一个小孩。
于是,它会提前、而且是更柔和地把车速降下来,而不是等孩子真的冲出来了才一脚急刹。
这种处理方式,就非常接近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了,它让智能驾驶变得更有人情味,也更安全。
说完了这个最硬核的智能驾驶,咱们再来看看这车在其他方面是不是也跟得上。
毕竟车是咱们日常的代步工具,开着要安心,坐着也得舒服才行。
阿维塔12这次也考虑得很周全,特别是它的增程版车型,可以说是戳中了很多想买新能源车但又有续航焦虑的人的痛点。
它用了一块容量达到52度的宁德时代大电池,在只用电的情况下,就能跑356公里。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绝大多数在城市里上下班的朋友来说,你充一次电,可能整个星期的通勤都够了,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纯电车来用,又安静又省钱。
万一周末想带家人去远点的郊区玩,或者临时要出个长途,车里的增程器就会启动,相当于随车带了个发电机,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到处找充电桩了。
更让人惊喜的是它的充电速度,支持5C快充,官方说把电量从30%充到80%,只需要短短10分钟。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在高速服务区上个厕所、买瓶水的时间,车子的续航就又回来了几百公里,这种补能效率,几乎把电动车最后一点不方便的地方也给解决了。
坐进车里,那种豪华感和科技感也是扑面而来。
新增的岩棕色内饰看起来就很有档次,前排那两个零重力座椅,据说一坐上去就能让人把一天的疲惫都给忘了。
还有什么四温区空调,让车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温度。
如果你对享受的要求更高,它还有一个“VIP四座豪华包”可选,后排直接给你配上电调座椅、车载冰箱,还有50瓦的手机无线快充。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下班回家的路上,外面堵着车,你半躺在座椅上,喝着冰箱里拿出来的冷饮,车子在智能驾驶系统的帮助下稳稳地自己往前走,这体验,恐怕很多传统豪华车都比不了。
这一切的背后,是全新的鸿蒙座舱系统在支撑,它把车里的所有功能都整合得特别流畅好用。
最后,阿维塔还干了一件特别有魄力的事情,就是要把这台阿维塔12开到南极去进行极限测试。
我们知道,南极是地球上最冷、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对任何工业产品都是终极的考验。
把车开到那里去,不仅是对车辆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在极端低温下能否正常工作的严酷挑战,也是对那四颗激光雷达和整个智能驾驶系统在极端天气下可靠性的一次大考。
这已经不单单是为了宣传了,更像是一次向全世界展示技术实力的“亮剑”。
而且阿维塔还表示,这次测试得到的数据和研究成果,将会向整个行业开放共享。
这种格局就非常了不起了,它表明我们的自主品牌已经不再是关起门来自己玩,而是有信心、有能力去引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共同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