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刷手机好像人人都在开豪车,出门一看满大街都是亮闪闪的车标?但仔细瞧瞧,其实我们身边大多数车子,还是那些十万块左右的普通家用车。数据告诉我们,全国两亿多辆私家车里,平均每两家才有一辆车。那些天天出现在视频里的豪车,在现实生活中可真不常见。
去年全国卖出去的两千多万辆新车中,像宝马3系这样的入门级豪华车,实际销量还不到总销量的百分之三。至于上百万的奔驰S级,全年才卖出两千多辆,这个概率比抽中商场一等奖还要低得多。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普通人的购车选择,和网络上呈现的光鲜画面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认识一个在工厂打工的朋友,去年刚买了辆十万出头的国产车。首付掏空了积蓄,每个月还要还两千多车贷。他说这已经是他们小家庭能承受的极限了。在他们县城,最近确实多了不少新车,但基本都是七八万的国产车,最贵的也不过是十多万的合资品牌。年轻人刚工作,家里帮忙付个首付,买辆小车代步,这已经是很普遍的情况了。
短视频里经常能看到年轻人开着跑车兜风,但现实往往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我有个同学经常在朋友圈晒豪车照片,后来才知道那些车都是按天租来的。他住在合租的公寓里,却愿意花半个月工资租一天豪车来拍照。这种现象现在越来越常见,难怪我们会产生满街都是豪车的错觉。
其实从各地的汽车销量就能看出真实情况。广东和山东确实是汽车销量大省,但这主要是因为人口基数大。如果按人均来计算,北京和浙江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要高得多。这说明要有能力先解决住房问题,才有余力考虑购买更好的车子。在不少城市,拥有第二辆车的家庭开始增多,但新增的车辆多数都是给刚参加工作的子女准备的代步工具。
很多年轻人现在感到焦虑,觉得不开好车就没面子。但实际情况是,能够全款购买十五万左右车辆的人,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同龄人。网上总有人说月薪三万才刚够温饱,可现实中有稳定工作的年轻人,想要不贷款买辆十五万的车都很不容易。
汽车终究是个代步工具,它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负担。看着网络上光鲜的画面,再看看自己手里的车钥匙,你是否也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但数据告诉我们,你拥有的那辆普通家用车,正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真实写照。当我们在红灯路口停下,看着周围相似的车流,会不会突然明白:真正载着我们向前走的,从来不是车标的价值,而是我们握紧方向盘时心中的方向。
你身边的朋友们,真的都在开豪车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