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文章及文章中人名均为虚构,图片来源于网络,与事实无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风雪归途的晴天霹雳
腊月二十八的北风卷着雪粒子,抽在李明冻得通红的脸上生疼。他紧了紧羽绒服领口,盯着收费站栏杆升起的瞬间,心里盘算着还有半小时就能到家。这辆二手捷达是他花三个月工资买的代步车,车龄比他在城里打工的年限还长,但此刻后备箱里塞满的年货——给父母的保暖鞋、给小侄女的平板电脑、给亲戚的坚果礼盒,都是他省吃俭用攒下的心意。
"请缴费5076元。"收费员面无表情的声音透过窗口飘出来。
李明以为自己听错了,探出头问:"同志你再说一遍?我从省城回来就200公里,怎么可能这么多?"他的捷达仪表盘上清晰地显示着单程213公里,按每公里0.5元算顶天一百多块。
收费员把票据往窗口一推,不耐烦地敲着键盘:"系统显示你的车这半年在全省各地有47次通行记录,总费用就是这些。车牌没错,赶紧交钱,后面等着呢。"
后面的车已经按起了喇叭。李明看着票据上密密麻麻的通行记录,脑子"嗡"的一声炸了。他这半年除了国庆回了趟家,其余时间都在省城的汽修厂打工,车钥匙从没离过身。这些记录里的沿海高速、跨省大桥,他听都没听过。
"肯定是搞错了!"李明急得额头冒汗,"我有考勤记录证明我没去过那些地方!"
"那你找交警去说。"收费员抬手示意下一辆车,"要么交钱放行,要么把车停边上,别耽误通行。"
雪越下越大,落在车玻璃上瞬间化成水流。李明摸遍全身口袋,只有准备给父母发红包的两千块现金。他看着收费站刺眼的白炽灯,感觉像被人迎头浇了一盆冰水——这趟回家不仅掏空积蓄,还要背上莫名其妙的债务。最终他只能把车停在服务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什么?五千块高速费?"母亲王秀莲的声音在听筒里拔高,"你是不是开错路绕远了?还是你那破车又闯祸了?"
"妈,是系统出问题了,我现在在服务区,可能要晚点到家。"李明的声音透着无力。
"晚点?你哥一家都等着吃年夜饭呢!"父亲李建国抢过电话,"我就说不让你开车回来,坐高铁多省事!现在好了,平白无故花这么多冤枉钱,你一年能挣几个五千?"
电话那头传来嫂子张莉尖细的笑声:"爸,我就说李明在外面混得不行吧,连高速费都缴不起..."
李明掐断电话,一拳砸在方向盘上。仪表盘的灯光映着他通红的眼睛,半年来起早贪黑修车的疲惫、对家人团聚的期盼,此刻都变成了扎心的刺。他咬咬牙,发动汽车开向最近的交警大队,后备箱里的年货在颠簸中发出沉闷的声响。
年夜饭桌上的冷嘲热讽
当李明拖着一身风雪踏进家门时,客厅里已经坐满了亲戚。表哥王浩正唾沫横飞地吹嘘他新买的大众SUV:"...也就二十多万,比某些破二手车强多了,至少不会半路掉链子,更不会莫名其妙多出几千块过路费。"
满屋子的人都笑起来,目光齐刷刷投向门口的李明。他手里还攥着那张皱巴巴的缴费票据——最终他只能跟工友借了三千块才得以放行。
"小明确实不容易,"母亲王秀莲假惺惺地打圆场,却把一盘红烧鱼往王浩面前推了推,"不像你表哥,在事业单位上班,旱涝保收。"
父亲李建国沉着脸递过来一双筷子:"吃饭吧,别杵着像个门神。花钱买罪受,我都替你脸红。"
李明刚坐下,小侄女就吵着要平板电脑。当他从包里拿出包装好的礼物时,嫂子张莉阴阳怪气地说:"哟,还买这么贵的东西?不是说缴高速费都要借钱吗?该不会是假货吧?"
"嫂子,这是我在官方店买的。"李明的声音有些发紧。
"官方店也有假货啊,"王浩夹了块排骨,"不像我给我家孩子买的进口平板,花了小一万呢。对了小明,你今年存了多少钱啊?听说你那汽修厂效益不好,要不要表哥帮你找个保安的活儿?"
亲戚们又是一阵哄笑。李明低着头扒拉着米饭,感觉嘴里的饭菜像砂纸一样粗糙。他想起夏天顶着四十度高温在车底修车,冬天冻裂双手换零件,好不容易攒下的钱,就因为这莫名其妙的高速费付诸东流。
"爸,这事真不是我的错,可能是车牌被套了。"李明试图解释。
"套牌?就你那破车谁稀罕套?"李建国把筷子往桌上一拍,"我看你就是开车不老实,到处瞎跑!三十岁的人了,没成家没立业,就知道给家里惹麻烦!"
年夜饭的气氛降到冰点。李明没再说话,默默吃完碗里的饭就躲进了自己的小屋。这间屋子还保持着他少年时的样子,墙上贴着褪色的奖状。他从包里翻出行驶证和身份证,又拿出手机翻找半年来的考勤记录和维修单据,这些都是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
窗外烟花绽放,映亮了他疲惫的脸。手机突然震动,是初中同学群的消息,班长@所有人:"明天同学聚会,老地方见,每人AA制五百,不许缺席!"下面立刻有人附和,其中就有王浩口中"混得最好的"张强。
李明看着群里热闹的讨论,犹豫再三还是回复了"参加"。他需要证明自己,哪怕只有一丝希望。
同学聚会上的难堪
县城最大的酒店包厢里暖气融融,二十多个老同学推杯换盏,气氛热烈。李明穿着洗得发白的羽绒服,在一群西装革履的同学中显得格格不入。
"哟,李明来了!"班长热情地招呼,"听说你在省城修车?挺辛苦吧?"
"还好。"李明刚坐下,就看到张强搂着一个打扮时髦的女人走进来。张强是班里的富二代,现在开了家物流公司,据说资产过千万。
"强哥来了!"众人纷纷起身敬酒。张强摆摆手,目光扫过李明时停顿了一下,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这不是李明吗?听说你开车回家缴了五千块高速费?够买辆新车轱辘了吧?"
哄笑声再次响起。李明攥紧拳头,指节泛白:"那是因为我的车牌被套了。"
"套牌?"张强给自己倒了杯酒,"谁这么不开眼套你的破车?我看是你自己闯了祸不敢承认吧?也是,混了这么多年还开二手车,确实丢不起这个人。"
坐在李明旁边的林晓雅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示意他别冲动。林晓雅是李明的暗恋对象,当年的班花,如今在县医院当医生。
"强哥,话不能这么说,"林晓雅轻声道,"套牌确实有可能发生。"
"晓雅就是心善。"张强没接话,转而炫耀起自己的新车,"我那辆奔驰SUV,全险,不怕套牌。就算真被套了,一个电话保险公司就搞定,哪像某些人,缴不起高速费还要借债。"
有人提议每个人说说自己的成就,轮到李明时,他刚说自己在汽修厂当了技术主管,就被打断了。
"主管?不就是个修车的吗?"张强嗤笑道,"一个月挣几千块,还不够我加油钱。我说李明,实在不行来我公司开车吧,月薪八千,比你修车体面。"
李明深吸一口气:"我相信交警会查清真相的。"
"真相?"张强笑得更大声,"真相就是你没本事还爱逞强。对了,听说你爸妈还在老房子住?也是,就你那点工资,啥时候能给他们换套房?"
这句话戳中了李明的痛处。他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音:"张强,说话注意点!"
"怎么?急了?"张强也站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我说错了吗?一个连高速费都缴不起的人,有什么资格跟我叫板?"
林晓雅赶紧打圆场:"大家同学一场,别伤了和气。"
李明看着眼前一张张或嘲讽或看戏的脸,突然觉得无比疲惫。他拿起外套:"我还有事,先走了。"
"这就走了?"张强在他身后喊道,"是不是没钱AA啊?说一声,哥替你付了!"
李明没有回头,径直走出酒店。外面的雪已经停了,冷风吹在脸上却不觉得疼。他掏出手机,翻到交警大队的电话,按下了拨号键。
坚持不懈的调查
大年初一的交警队冷冷清清,只有值班民警在整理文件。李明说明情况后,年轻的交警叹了口气:"套牌案不好查,你先填个申请表,我们会调监控,但可能需要时间。"
"需要多久?"李明追问。
"不好说,可能一周,也可能一个月。"交警递给他一张表格,"你把车辆信息和通行记录异常的时间段填一下,再提供你的不在场证明。"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跑遍了县城和省城的相关部门。他去汽修厂打印了半年的考勤记录,去移动公司打印了手机通话记录和定位信息,甚至找到了几个能证明他行踪的工友。
家人对此颇有微词。"大过年的不在家陪亲戚,整天往外跑有什么用?"李建国抱怨道,"五千块钱就算了,别折腾了。"
"爸,这不是钱的事,是清白的事!"李明据理力争。
"清白能当饭吃?"王秀莲泼冷水,"你表哥介绍的保安工作挺好的,赶紧辞了修车的活儿回来吧。"
李明没再争辩。他知道,只有找到真相,才能堵住这些冷嘲热讽的嘴。
元宵节那天,交警终于打来电话:"李先生,我们调取了几个关键路口的监控,发现确实有一辆和你同型号同颜色的捷达套用你的车牌,频繁出现在沿海地区。我们已经把监控截图发到你微信上,你看看认识吗?"
李明激动地打开微信,放大图片仔细辨认。虽然车牌一模一样,但车身上有一道明显的划痕,这是他的车没有的。更重要的是,监控拍到的驾驶员侧脸有些眼熟。
"交警同志,能不能再调一下驾驶员正面的监控?"李明的心怦怦直跳。
"我们正在联系沿海地区的交警协助调查,你耐心等消息。"
挂了电话,李明翻出同学聚会的照片,一张张比对。当他看到张强的照片时,呼吸猛地一滞——监控里的驾驶员,和张强有着惊人的相似!
他立刻给交警打电话提供线索:"同志,我怀疑套牌车的驾驶员是我同学张强,他是做物流的,经常往返沿海地区!"
"我们会核实这条线索,谢谢你提供的信息。"
李明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感觉压在心头的巨石终于松动了一角。他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几天的奔波和委屈,似乎都有了意义。
监控下的真相大白
半个月后,交警队传来了突破性进展。沿海地区的交警在一次例行检查中查获了那辆套牌捷达,并控制了驾驶员。
李明接到通知赶到交警队时,办案民警正在审讯室问话。隔着玻璃,他清楚地看到了那个驾驶员——果然是张强!
"李先生,经调查,张强对套牌行为供认不讳。"民警递给李明一份调查报告,"他承认因为经常超载运输,为了逃避违章处罚,就套用了你的车牌。我们在他的车里搜出了伪造的行驶证和车牌。"
李明看着报告上张强的签名,手微微颤抖。他想起同学聚会上张强的嚣张气焰,想起那些刺耳的嘲讽,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那我的高速费..."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6条规定,张强使用伪造号牌,将面临15日拘留和5000元罚款。"民警解释道,"他套牌期间产生的高速费和违章罚款,都应由他承担。我们会协调相关部门退还你缴纳的费用,并要求张强对你进行赔偿。"
这时,审讯室里的张强看到了李明,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和羞愧。他被警察带出来时,低着头不敢看李明。
"李明,对不起..."张强的声音有些沙哑。
李明看着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同学,突然觉得索然无味。"道歉就不必了,把你该缴的费用和罚款结清吧。"
走出交警队,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李明掏出手机,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妈,事情查清了,是张强套了我的车牌,高速费会退给我,他还要赔偿我。"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王秀莲难以置信的声音:"真的?那太好了!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犯错嘛!"
"爸呢?"李明问。
"你爸在旁边呢,他...他让你有空回家一趟,他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
挂了电话,李明笑了。他知道,父母的态度转变了,但这还不够。他打开微信,找到同学群,编辑了一条消息,附上了交警队的处罚决定书和监控截图。
消息发出后,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没想到强哥是这种人!"
"李明太冤了,被冤枉这么久。"
"支持李明维权,必须让张强道歉赔偿!"
林晓雅私聊他:"恭喜你沉冤得雪,我就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
李明看着手机屏幕,感觉心里的阴霾彻底散去。他发动汽车,准备回省城。这次,他要昂首挺胸地回去,继续自己的事业。
逆袭之路的开启
张强的处罚结果很快出来了:拘留15天,罚款5000元,赔偿李明各项损失共计2万元。这个结果在同学圈和亲友圈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李明收到赔偿款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在县城买了套小户型电梯房。当他把钥匙交到父母手上时,李建国老泪纵横:"儿子,爸以前对你太苛刻了,对不起。"
"爸,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李明笑着说,"以后你们就住这里,不用再爬楼梯了。"
王秀莲拉着儿子的手,絮絮叨叨地问长问短,眼里满是骄傲。亲戚们也纷纷转变态度,逢人就夸李明有本事、有骨气。
回到省城后,李明用赔偿款和自己的积蓄,在汽修厂附近盘下了一个小店面,开起了自己的汽车维修店。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诚信经营,生意很快红火起来。
曾经嘲笑过他的同学,有的主动加他微信道歉,有的甚至找他修車。张强出来后,也专门请李明吃饭赔罪,席间不停地敬酒:"李明,我服了你了,不仅技术好,人品更好。以后我公司的车都找你修。"
李明淡然一笑:"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以后好好做人就行。"
半年后的同学聚会上,李明开着自己新买的哈弗SUV出现,引起一片惊叹。林晓雅主动坐到他身边,笑着说:"没想到你不仅修车技术好,做生意也这么厉害。"
"运气好而已。"李明谦虚道。
"这不是运气,是实力。"林晓雅眼含笑意,"我弟想买车,你能帮我参考一下吗?"
"当然可以。"
聚会结束后,李明送林晓雅回家。月光下,两人并肩走着,气氛温馨而美好。李明知道,他的人生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天晚上,李明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他的维修店门口停满了车,他站在店招下微笑着比了个剪刀手。配文是:"人生就像修车,难免遇到磕磕碰碰,只要坚持找出问题,总能修好上路。"
评论区瞬间被点赞和祝福淹没。李明看着手机屏幕,想起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想起那张5000元的高速费票据,想起那些冷嘲热讽的眼神。他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庆幸自己坚持了真相。
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心怀希望,坚守底线,总有拨云见日的一天。就像那句老话所说:公道自在人心,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李明知道,他的逆袭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美好的风景在等待着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