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摩托圈内盛传,张雪即将在重庆摩博会上带来500F,而它的对手,很可能就是本田的新四缸。
因为近日本田官方在预热稿里用了“驭见时光,肆力新生”这句口号,还强调“重温经典情怀,进化新生”,让人一下子联想到CB系列的回归。
于是坊间出现了一种颇为形象的说法——“假李鬼遇上真李逵”!张雪的500F真的算是“李鬼”吗?
日本街车的发展史
在摩托车文化里,“正宗”的日本经典街车,往往是指本田CB、雅马哈XJR、川崎Z系列这些车型。
所以,当本田说要“重温经典”时,大家自然想到的CB是真正的“李逵”——而张雪500F,便被戏称成了“李鬼”。
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本田在1969年的CB750后,日本四大厂商几乎同时提出了“万能街车”的思路,本田是UJM的奠基者。
▲1969 CB750
所谓 UJM(Universal Japanese Motorcycle),就是任何人都能轻松上手、能代步、能远行、还能偶尔热血骑行的多用途摩托车。
其主要特征有:四缸发动机、标准骑行位置、化油器、前盘式制动器、传统的管状摇篮框架和伸缩式前叉以及双枪后减震!(维基百科选段)
随着日本主要摩托车制造商本田、川崎、铃木和雅马哈开始相互复制彼此的设计,UJM 创造了形式、功能和质量的同质性!
所以日式街车都是彼此按照UJM的标准制造车型,所以当时出现CB、Z系列、GS系列车型,所以当时没有一个“抄袭”概念存在!
随时代变化,最初的UJM的标准跟不上时代潮流,当时意识到UJM需要改变的厂家就是铃木,铃木在1989年推出运动街车车型“盗匪(Bandit)”。
▲铃木Bandit
同年本田也推出了作出改变的运动街车“CB-1”,结果在后面两年盗匪大卖,而CB-1市场上反响平平!换句话说,CB-1 是本田想学盗匪,却没学到精髓,反而失去了 UJM 原本的优势。这一幕,可以称作“本田的迷失”。
▲CB-1
本田1992 年,本田痛定思痛,推出 CB400 Super Four(NC31)。它直接放弃了盗匪式的运动街车车思路,彻底“回正”——重新拾起 UJM 的经典语法,这是本田第二次奠基UJM!
▲CB400 Super Four(NC31)
从实车图看张雪500F
回到张雪500F。它并没有照搬CB400那样的双枪设定,也不是某个老车型的复刻。
相反,它更像是一台把“UJM经典句法”提炼出来,再用现代部件重组的作品,更贴合近年来的复古街车,像Z900RS、XSR900。
先看车头,单颗圆形大灯是定调UJM的关键,大灯下方两个喇叭让车头很饱满。上方的双圆指针仪表,中间嵌入小液晶,机械感与实用性并存,仪式感更足。
电镀的圆镜与略高的街车把,一眼回到“日式标准街车”的神情。
饱满的油箱配合精简的拉花,从油箱延伸到侧盖,典型昭和末—平成初配色思路。油箱上拱,夹持凹槽明显,与90年代CB、Zephyr、XJR那类“肌肉油箱”同路。
裸露的发动机还同样模仿了过去车型的散热鳍片的设计,四出一的弯管裸露在车腹下,是经典街车必须的“机械戏份”。
右侧单出排气,尾段筒身比例克制,与上扬尾段呼应。下护与集管区留足了“金属件暴露”的空间,符合复古街车的老派美学。
一体式坐垫,尾段短促干净,上挑的走势让整车更精悍。尾灯与牌照架内收,留出更大轮胎与摇臂面积,有“肌肉外露”的利索感。
车架与减震是车辆最不同过往UJM的点,车架和现在复古街车一样没有采用摇篮设计,前端的倒置前叉+双前盘,而减震是中央减震布局,也在视觉上撑出一种现代运动感。
所以ZX500F就是把这些“关键词”一一对齐:圆灯、双表、金属油箱配条带拉花、裸露排气歧管、上扬的尾部,同时,它又用倒叉、运动车架、中央减震这些现代部件把比例收紧。
CB400在90年代就已经树立了这些视觉锚点,而ZX500F在此基础上做了现代化处理:尾段更短、线条更干净、减震现代化、车头紧凑,整体更偏向“复古×运动”的表达,而非单纯复刻。
有趣的是,大家觉得今年5月的本田CB1000F CONCEPT和ZX500F更像,但对比去年张雪流出图就能发现,ZX500F已经有UJM基础元素,不过车架和减震的设计思路,很可能参考了2020年CB-F CONCEPT。
▲去年张雪500F设计图
▲2020年CB-F CONCEPT
达摩院有话说
所以,张雪500F并不是“李鬼”,它不是某一台日本街车的翻版,而是把UJM经典语法重新组合,再用现代化的手法重写了一遍。
这台车的价值,在于它看似复古,却不是停留在怀旧,而是站在今天,用现代机械逻辑,回望并致敬了那个属于日本UJM的黄金年代。
一句话:它不是在模仿,而是在写一篇“新的作文”,虽然本田尚未明确推出四缸街车,但这场“奠基者与后浪”的对碰,值得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