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狂追固态电池,比亚迪却说磷酸铁锂还能再战二十年,市场只认安全

2024年,整个圈子都在为固态电池疯狂,投资人把钱当纸一样撒,媒体天天喊着颠覆,好像明天就能开上永不爆炸、续航一千公里的车。结果,比亚迪的老将廉玉波慢悠悠地飘来一句:我们那个磷酸铁锂,还能再战二十年。这话一出,空气都安静了。在所有人都在冲向未来的时候,他踩了一脚刹车。

这听起来简直是背叛了技术进步,其实,这才是把实验室里的玩意儿和老百姓手里的方向盘分清楚了。投资人盯着的是能量密度,那串数字越高,故事就越好讲,钱也越好拿。但你去问问任何一个刚摇到号,准备买车的人,他会问你能量密度是多少吗?他只会问,这车多少钱?安不安全?冬天续航掉多少?坏了修起来贵不贵?

资本狂追固态电池,比亚迪却说磷酸铁锂还能再战二十年,市场只认安全-有驾

大家好像都忘了,一个技术再厉害,如果造不出来、卖不起价,那它就只能待在PPT里。磷酸铁锂为什么能翻红?因为它够实在。它不要那些稀有的钴和镍,中国自家的铁和磷管够,供应链稳得像磐石。工厂里,这套工艺已经跑了几十年,成本被压到了地板上,良品率也高。这些,才是能把车价打下来的真功夫。

固态电池的死穴,恰恰就在这里。实验室里,几家公司都说解决了那个要命的界面问题,结果一拿到生产线上,全都傻眼了。液态电解液就像水,能自动填满电极之间的所有缝隙,让离子顺畅地跑过去。固态的呢?电极材料一充电一放电,自己会膨胀收缩,固态电解质跟不上这个节奏,中间立马出现裂缝。结果就是电阻飙升,电池寿命急剧缩短。这就像给一个运动员穿上一身不合身的铁甲,跑两步就得散架。

资本狂追固态电池,比亚迪却说磷酸铁锂还能再战二十年,市场只认安全-有驾

所以全球几十家创业公司,天天宣布技术突破,却没有一家敢拍着胸脯说,我能稳定地给一百万辆车供货。廉玉波说材料可控性有问题,说的就是这个。从实验室里那个手工搓出来的样品,到工厂里机器哗啦啦吐出来的产品,中间隔着一条天堑。

这时候比亚迪在干什么?它没去死磕材料,而是转头玩起了结构。他们把电芯拉得又长又扁,像一片片刀片,直接插进电池包里。这一手很妙,它把传统的模组环节整个给砍掉了,让电池直接成为车身的一部分。空间利用率一下子提了50%,同样大小的电池包,能塞进更多的电。续航轻松过了六百公里,对付日常通勤绰绰有余。

更狠的是安全。三元锂电池,拿根针一扎,火光冲天,跟个小炸弹似的。刀片电池呢?针扎穿了,连个火星子都没有,温度连六十度都不到。这种简单粗暴的对比,比任何华丽的参数都有说服力。毕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车里坐的是他们的全部。安全这个词,就是最大的豪华。

资本狂追固态电池,比亚迪却说磷酸铁锂还能再战二十年,市场只认安全-有驾

市场是最好的投票器。看看2023年的数据,前三季度国内装车的电池里,磷酸铁锂占了快八成,而且还在涨。特斯拉Model 3和Y的标准版,福特电马,大众的ID系列,这些主流车型都乖乖换上了磷酸铁锂。这不是技术倒退,这是市场终于清醒了,认识到绝大多数人,根本不需要一千公里的续航,大家想要的是一辆价格稳定、提车快、最重要的是不会在停车场里自己烧起来的车。

当然,日本的丰田和韩国的三星还在固态电池上砸重金,他们瞄准的是金字塔尖的高端汽车甚至飞机。这没问题,技术发展本就不是一条道走到黑。有人登珠峰,有人逛公园,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选择的是另一条路,他们在中国建了二十多座百GWh级别的超级工厂,年产能冲着TWh去了,这是要用规模优势把大众市场彻底吃干抹净。

资本狂追固态电池,比亚迪却说磷酸铁锂还能再战二十年,市场只认安全-有驾

固态电池的故事每个月都有新章节,但那个即将量产的时间点,却像地平线一样,你进一步,它也进一步。从2025年推到2030年,现在又有人说可能要更久。而磷酸铁锂电池,已经装在了你家楼下邻居的新车里。东京车展上,比亚迪的李云飞那句话说得特别实在,安全,是一切豪华最基本的底线。没人愿意为了一个遥远的承诺买单,大家只想今天就能开上一辆靠谱的车,一辆不会起火、不会因为原材料涨价而背刺自己、不用等太久的车。

资本狂追固态电池,比亚迪却说磷酸铁锂还能再战二十年,市场只认安全-有驾

说到底,技术最终还是要回到人本身的需求上来。你觉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