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新车发布,是比亚迪对整个行业的公开处刑

讲真,最近看到比亚迪新款宋Pro DM-i的消息,我第一反应不是这车升级了啥,而是王传福老师的心态是不是又调整了。这种调整不是那种喝了心灵鸡汤的调整,而是那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调整。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假装体面,那比亚迪现在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站着,吃土。

新款宋Pro DM-i这事儿,本质上不是一次产品迭代,这是一场战争宣言。

我们先看它干了什么。外观小改,内饰优化,这些都是常规操作,属于是考试前多看了两眼书,常规操作,不值一提。真正的杀招,是它把自家高端车型上才有的那个“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直接下放到了这台十几万的车上。

这不是新车发布,是比亚迪对整个行业的公开处刑-有驾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修仙小说里,一个元婴期老怪,突然掏出一本只有渡劫期大佬才能练的禁术秘籍,然后当着所有筑基期小弟的面,说:“来,免费传阅,谁学会了算谁的本事。”

你让其他还在苦哈哈研究“底盘调校玄学”的合资车企怎么想?人家几十年如一日,靠的就是那么一点“德味”“日味”的底盘质感吃饭,这是他们最后的遮羞布。奔驰为什么贵?真的是因为那个发动机多几个零件吗?不是,是因为那个标,以及那个标背后代表的,一种名为“高级感”的压缩毛巾,泡在用户的信仰里才能展开。现在比亚迪直接告诉你,别扯淡了,什么高级感,不就是过坎的时候屁股别那么颠么?来,我用技术给你解决了,而且价格只要你的三分之一。

这他妈还怎么玩?

这就叫掀桌子。最好的商业竞争不是去抢别人的蛋糕,而是告诉所有人蛋糕里有毒,然后自己改卖馒头,而且是开着坦克卖馒头。比亚迪这一手,就是把“舒适性”这个原本属于玄学范畴的品牌溢价,强行拖拽到了技术和成本的维度,进行降维打击。它不跟你聊虚的,不跟你谈什么历史沉淀,直接把一套移动飞毯技术下放,就问你怕不怕?

我作为一个开过不少车的中年人,对这种事感触特别深。以前我们为什么愿意花大价钱买合资车?因为国产车在三大件上确实差点意思,尤其是底盘,松散得像一盘沙。你开着它,总感觉下一秒就要散架,毫无安全感。但现在,比亚迪这种疯子直接把技术壁垒给干穿了。它用一个云辇-C告诉你,所谓的高级底盘,不过是一堆传感器、电磁阀和算法的组合。这玩意儿,只要我成本控制得住,我能给你装到电瓶车上。

这不是新车发布,是比亚迪对整个行业的公开处刑-有驾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技术是技术,品牌是品牌。会买奔驰的人,根本不会看比亚迪。是是是,你说的都对。这就回到了我们之前聊过的“品牌玄学与用户信仰”问题。买特斯拉的人,是因为它的自动驾驶比特斯拉厉害吗?不是,是因为他就是喜欢特斯拉,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是在维护自己的信仰,是在购买一个身份标签。

但问题是,这个世界上,需要靠信仰买车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就是我这样的普通人,我们的需求很朴素:车子要舒服,要省油,要空间大,最好还能有个冰箱,夏天能喝到冰可乐。新款宋Pro DM-i给你加了个车载冰箱的选配,简直是开窍了,悟了。讲真,我最近在琢磨买个按摩椅,感觉那玩意儿比大部分智能座舱实在多了。这个移动的冰窟窿,就精准地打在了我的七寸上。在堵车的午后,当别人在烦躁地按喇叭时,你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冰阔落,那种快乐,是任何智能语音助手都给不了的。

这就是比亚迪的可怕之处,它在用一种近乎民粹的方式解构汽车工业。它不跟你谈那些虚头巴脑的品牌故事,而是把所有高大上的技术,都翻译成最接地气的用户体验。什么是智能座舱?就是能让你用嘴控制车窗,顺便给你个大屏幕刷抖音。什么是自动驾驶?对不起,真正的自动驾驶关键不在实验室,而在中国的马路上,在于如何躲避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雷达再牛逼,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比亚迪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它不跟你死磕L4、L5,而是把成本用在你看得见、摸得着、坐得爽的地方。

加大加大加大。

把屏幕加大,把电池加大,把配置加大。

这种简单粗暴的逻辑,同行看了也得傻。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精心构建的品牌护城河,在比亚迪的推土机面前,脆弱得像纸一样。过去,他们可以用“技术壁垒”来解释自己的高定价。现在,比亚迪把技术白菜化了。过去,他们可以用“品牌价值”来PUA消费者。现在,比亚迪用“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组合拳,让消费者回归了原始的需求。

这不是新车发布,是比亚迪对整个行业的公开处刑-有驾
这不是新车发布,是比亚迪对整个行业的公开处刑-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对比亚迪有点过于吹捧了,感觉像个收了钱的水军头子。但没办法,情绪到了。因为我看到的不是一个车企的升级,而是一个时代的玩法变了。这个时代,不再有体面,只有你死我活。之前小米汽车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这次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新款宋Pro DM-i值不值得买?这个问题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出现,让其他所有同价位的合资车企,都变得极其尴尬。它就像一个考场里的学霸,自己提前交了卷,还顺便把所有人的试卷都撕了。它在用行动宣告:游戏规则,由我来定。这种不讲道理的掀桌子行为,才是当下汽车市场最真实的写照。这不是产品发布会,这是公开处刑,而我们所有人,都有幸坐在了前排。就问你刺激不刺激?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