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今年的东京车展上,首发了日本市场专有车型K-Car: BYD Racco(海獭)。恰逢比亚迪进军日本市场20年,新能源汽车进入日本市场五年,作为唯一一个参加东京车展的中国品牌,还是引起了高度关注。
这款K-Car车身尺寸为3395mm/1475mm/1800mm,四座。采用电滑门设计,搭载20kWh刀片电池,续航180公里,快充15分钟即可从30%补能至80%。这也是比亚迪首次为日本市场设计专用车型。
很多人还不不理解,比亚迪为什么要这样做。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3年,开了66家销售据点,也就销售了不到10000辆汽车,算上商用车、大巴车也不过10万辆车不到,有必要专门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做车型吗?
这个问题,其实还要看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发展历史。2005年,比亚迪进军日本市场还是在做二次充电电池,王传福就下决心在镍氢电池领域有一席之地,其中就要搞定日本同行。后来的事情大家估计也知道,比亚迪的镍氢电池市占率一路飙升。
2015年,比亚迪大巴进入日本市场,当年销售了5辆电动巴士K9。第二年交付了10辆。到了2017年,总计也才15辆K9大巴。但是即便如此,比亚迪还陆续推出了J6等车型。
截至2025年,比亚迪在日本电动巴士市场的累计销量已超过350辆,占据当地70%的市场份额 。
比亚迪凭借J6、J7、K8三款纯电动巴士产品,成为日本电动巴士品类市占率第一品牌。此外,面对2030年日本预计引进1万辆纯电巴士的市场,比亚迪立下销售4000辆的目标。
这次东京车展,比亚迪就展示了以J6为基础改造的生活车,可以居住,也可以避难,还可以为电网反向供电。由此可见,比亚迪在日本是以5年为一个节拍,持续布局的。
乘用车方面也是如此:自2022年7月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以来,比亚迪已推出元PLUS、海豚、海豹、海狮07等多款畅销纯电车型。
此次车展新增K-EV BYD Racco(海獭)与海狮06DM-i后,其日本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并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布局。
这次BYD Racco(海獭)只是一个信号,全球首发纯电卡车T35,以及小型纯电动巴士J6 living car概念车,包括持续引入DM-i车型,都预示着比亚迪还将在日本市场继续深耕细作,寻求突破。
我们知道,日本汽车市场其实很封闭,外国车的市占率不足5%,比亚迪已经拿下了0.2%以上的份额。
说实话,都不如我们国内一个县城卖的多。但是比亚迪坚持要做,因为日本汽车工业太强了。比亚迪要做的就是一道证明题:比亚迪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随着K-EV发布、产品矩阵向“纯电+混动”双线延伸,比亚迪乘用车在日本市场与本地化需求的契合越来越密切,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大。Racco(海獭)发布之后,就引发了日本K-Car市场的震动。
铃木社长公开表示:“世界上有许多小型车的标准,比亚迪选择了日本的轻型车标准。我感到非常高兴。新的竞争即将开始,我认为比亚迪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在EV销售中不应进行价格竞争”。
其实,展会上还有一个有趣的事,东风日产N7亮相展会,验证了“中国研发反哺全球”模式。未来竞争核心已从“单一产品”升级为“本土化生态能力”,日本市场成为检验全球车企战略深度的试金石。
很显然,比亚迪敢为人先,在日本市场提前布局,深耕市场,放眼的是未来几十年的发展。
在日本,购买K-Car不需要车位证明,还能享受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车检、保险费和过路费也较低。小巧的车身适合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穿梭,占有近4成的市场份额,每年销量大约在180万辆。
如果比亚迪RACCO(海獭)取得成功之后,可能大家才会懂,比亚迪正在耐心地开拓海外市场,不断地将封闭市场变成更为开放的市场。比亚迪也直接迎战世界汽车强国产品,在核心圈中锤炼自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