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U8L上市,这事儿吧,就像是修仙界突然冒出来一个氪金玩家,上来直接把所有付费道具都拉满了,什么神功护体,什么金刚不坏,一次性打包给你。别人还在辛辛苦苦筑基炼丹,他直接原地飞升,就问你气不气。
这帮搞车的,现在已经不满足于造车了,他们开始造移动堡垒了。尤其是这个所谓的“全球首创全铝大车架”,听着就一股子玄幻小说的味道。传统车企还在用钢,讲究一个扎实,一个稳重,像个练外家功夫的武夫,一拳一脚都是硬功夫。结果仰望不讲武德,直接掏出了修仙功法,说我这叫“全铝龙骨”,不跟你玩肌肉了,我直接重塑根骨,脱胎换骨。
讲真,给一台三吨多重的巨物谈减重,这事儿本身就充满了行为艺术。就像一个200斤的胖子,天天吹嘘自己换了一双超轻的袜子,所以自己身轻如燕了。这合理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姿态,这个“不务正业”的劲头。我不是不能用钢,是我不想用,我就是要用铝,就是要用你们没搞过的,就是要显得我技术牛逼,显得我钱多得烧得慌。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炫耀,是把技术当成了大型烟花,不是为了照明,就是为了让你抬头看,然后说一句“卧槽”。
这帮工程师的心态,我琢磨着已经有点颠了。他们不再是解决用户的问题,而是在解决自己想象中的问题。比如这个“高速爆胎稳行”,典中典。这个功能解决了什么?解决了万中无一的突发情况。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车的中年人,我负责任地告诉你,在高速上爆胎,你脑子里第一个想法不是“我的车能不能稳住”,而是“我X我今天是不是要交代在这了”。仰望给你的是什么?是一个技术上的定心丸。它告诉你,别怕,就算轮胎炸了,我这台车,这台装着“易四方”雷电法王的移动神殿,能帮你稳住。它不是让你不出事,是让你出事的时候,姿势可以更从容一点。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精神。当所有友商还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时候,仰望直接把话题拉到了生死存亡的玄学层面。你跟它聊舒适,它跟你聊爆胎;你跟它聊续航,它跟你聊渡河。这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这是降维打击。如果说之前的新势力是把蛋糕做得更好看,那仰望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然后自己掏出一块压缩饼干说,看,这玩意儿能让你在废土里活下去。就问你怕不怕?
然后是那个专属刀片电池。又是“专属”两个字。现在造车,不加个“专属”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这个电池的核心是什么?安全。比亚迪对安全这个词的执念,已经快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针刺、挤压、火烧,就差直接扔进炼丹炉里用三昧真火炼七七四十九天了。他们仿佛在说,会买我这车的人,命都比较金贵,电池可以不够带劲,但绝对不能爆炸。这种安全,已经不是物理层面的了,它是一种心理按摩。是给那些买了百万豪车,却依然缺乏安全感的富人们,提供的一个“金钟罩铁布衫”。
你看,这就是品牌玄学。买仰望U8L的人,真的是在乎那点续航,在乎那个铝合金车架吗?不是的。他们买的是一个“故事”,一个“人设”。一个“你看我,我开着一台能原地掉头、能当船开、爆胎了还能跑的怪物,我这人是不是很有趣,很硬核?”的社交名片。这台车的所有技术,都是为了支撑这个极其浮夸的人设而存在的。就像你买个奔驰,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标带来的“我很成功”的心理暗示。逻辑是一样的,只是仰望的故事更狂野,更赛博朋克。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车比作修仙法宝,是不是太中二了。但转念一想,这帮车企干的事儿,比我想象的还要中二。他们真的在用造高达的思路在造车。
所以,别再用传统汽车的眼光去看这些新物种了。它们已经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它们是科技奇观,是工业暴力美学,是车企老板们个人意志的延伸。那个全铝车身,就是老板的铠甲;那个防爆胎系统,就是老板的安全感;那个能当船开的功能,就是老板内心深处对“诺亚方舟”的渴望。加大,加大,再加大。贵,贵,再贵。功能,功能,再来点没用的功能。
最终,所有这些花里胡哨的技术,都指向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这个结论甚至有点耍流氓,但它就是事实。那就是,当你把一台车武装到牙齿,让它看起来无所不能的时候,它到底好不好开,甚至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能让你觉得,你拥有了对抗这个世界一切不确定性的能力。哪怕这种能力,你一辈子都用不上一次。
但能拥有,就是能拥有。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