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东风猛士的M817在机修群里炸了锅。有人一边念叨“32万多,这车是要闹哪样?”,一边扒拉着华为那一串花里胡哨的新功能。其实真要说价格,猛士这次好像也没端着,起步价硬是比上一代降了几万块。张师傅喝着茶水,掂着扳手悠悠道,“别看新功能多,关键还得铁皮扎实,越野那块子不能掉链子!”说的也没错,东风造硬派,这老字号的排面还在。
上回车友老赵拉着我去西郊泥地撒欢,他那台猛士M50还挂着满车泥点子。一路颠,赵就念叨,新一代M817不是吹牛,这趟满载智能,带自家那位上下班妥妥的——过去猛士只吃荒郊野岭,现在看样子也琢磨着混城市世道了。反正我媳妇是死活看不上这种方盒子,嘴上调侃两个字“土豪”。
这回华为下场,乾崑智驾据说神得很,啥50万停车场都能找得到位,导航绕路还挺灵,ADAS那一套能到啥程度,一半得靠网上自夸,一半靠车友自己拉标定。不是,咱市里的立体车场拐弯弯的,真有M8敢自动停车?刘师傅在群里打赌,年底等他试驾回来见分晓。现在智能那一块,群友们还得小心“自信心爆棚版”翻车了。
猛士M817的座舱,光屏幕就仨,仪表、中控、HUD,后排头顶还有顶棚音响。就说那鸿蒙座舱,车友群里玩机的小何说,能连家电,那天我看到他用语音指挥电饭煲煮粥。不务正业吧?不过车上那点“互联娱乐”,对我们这些只听收音机的人来说,也挺还行。
改装店的李工弟弟说,这台车底盘那套VMC,和传统机械是两路子,什么纵横垂三域都能调。去年他接到第一台新车装前杠,说后轮还能转向,转弯直径比不少轿车小多了。蟹行模式(侧着溜达那种),那玩意他觉得山路掉头管用,日常开下三环反倒用不着。倒是那空气悬架能升能降,900mm涉水,遇上梅雨季节,真有车友开着它横穿百米积水,事后电子手刹有点抽风,李工调侃“怕不是进水传感器挠痒”。
这回猛士把越野新手照顾得明明白白,点下AUTO越野模式,调教基本自动切,甚至低速辅助也不是空手套白狼。有新司机一头雾水操作,还怕玩嗨了出镇进山。再说动力,极猛混动,505千瓦、848牛米,师傅们转述是“弹射起步,甩SUV一众”,5.2秒百公里加速,说实话这么重的家伙能有这成绩实属离谱——但谁真在山野路口飙百啊?油耗信息断断续续,说7.2个左右,用户交流群天天有人晒大脚踩一脚油,根本下不来。
“宁德定制电池,安全是够硬”,销售嘴上顺溜就念这句。其实猛士主要是挂靠军工血脉,经常被误传成“部队特供”,可见民间对它的信赖。说是CAS 4.0防碰撞,听说带全景感知——老徐头笑道:“再多门道,都得靠司机自己带脑子。”
有意思的是,猛士进城了,“铁汉”披上智能盔甲,多少调皮了些。这车外形还是老样子,四四方方,院子里小孩都喊“变形金刚”。部分老车主瞧不上这堆电子花活,嫌智能太“虚头巴脑”,可新来的小青年反倒问“手机互联能刷抖音不”?看似一台硬派野兽,其实是台City Boy的新宠。
插句车友流言:听说猛士试过自适应限滑差速锁,在湿冷山阴道上油门误开都没甩尾。可一哥们肇事后发了牢骚,说“ABS逻辑拗口”,有时泥泞坡路反而响应慢半拍——李工建议是,更新个OTA,毛病能消一半,剩下得自己练基本功。
关于动态四驱与传动桥传说,还有贴吧里瞎聊的“猛士冬天油门拖带打滑”,不同批次软硬件调校小有区别。养护层面,北方车友反映悬架胶套冻裂,可能和空气悬架橡胶有点关系。这些小细节,宣传册里可没捎带一句。
邻居买的是17年老猛士,据说用坏过三套发电机,到今年说新M817电控“杂七杂八”,感叹“电子化的东西指不定哪天闹脾气”。东风售后师傅一脸无奈,嘴里咕哝,“新玩意就得常升级,咱这车再大,升级慢了就不叫智能咧!”倒是猛士二手市场没想象冷,巧赶准换购潮,镇上有小厂老板趁着试驾搞返购的“羊毛”。
有人调笑:再过五年,这台“全能猛士”会不会被新一轮电驱智能浪潮拍死在沙滩?到时候,维修店墙上油渍涂鸦的“硬派越野”标语,也许悄悄被“智能守护每一程”涂改了。谁也说不准——反正现在,东风猛士M817真的跑进了市里那个莫名其妙的地库,堵车一小时,HUD蹦出个“堵塞预警”,老王边拿微信边骂娘,“你说这铁头车,现在也装得跟城里小媳妇似的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