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开车上高速,遇到那种在隧道里慢悠悠开的车,是不是气不打一处来?一边想着这路限速不是八十吗,怎么前头那位老兄像在公园遛弯似的,速度表一直趴在六十,心里恨不得他能快点,可一看四周——对,隧道!禁止超车!你也只能跟在屁股后头,心头那股火只能往肚子里咽。
这究竟是咋回事?大家为啥都在隧道里特别怕快?我琢磨过,原因其实特别简单,一个是视线差,两边都是墙,光线也不咋地,哪怕晃一晃神都可能撞上事儿;再一个,很多人本来就不怎么会开,进隧道本能地就慢下来,总觉得隧道里神神叨叨的,路会变窄不说,还怕不长眼的突然一脚刹车前面停住,咱跟车的人哪受得了?
可大家心里难受有什么用?看到交规就该服规矩。咱刚拿驾照那会儿规则背得滚瓜烂熟,“隧道禁止超车”这句话不知道对着驾校黑板背了多少遍,真上了路呢?一着急,全忘了。
有朋友专门问过交警,答案很明确:“隧道里真的严禁超车!”不是说你想快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出事太容易了。你看看视频,网上多少撞到隧道壁、甚至在隧道口碰一起的事故?分分钟要命不是玩笑。
话说回来,遇上前车实在太慢,真的啥都不能做?我觉得其实办法还是有的,不过全在一个“忍”字。你怕慢,但更怕出事,难不成就豁出去冒险?那顶多扣分交钱,最怕的其实是“捅大娄子”,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家人还等着你回家呢。
再提个问题,咱们为啥总喜欢怪别人?“他慢不是有病吗?”但你没想过,人家慢有人的理由。小白司机第一次碰长隧道,十有八九都是瞪大眼死盯着路;老人、女同志,走隧道前都要做做心理建设,再加上有的地方隧道灯坏了,估计你自己来了都要收油。咱中国司机最大毛病,就是自己觉得自己开得贼六,别人怎么都不顺眼。这事还真别光怨别人。
但规矩归规矩,咱不能一味“忍”,也是可以考虑点办法。网上那些“超车宝典”,有时候看着豪横,真用上,绝对后悔。你应急车道超车?好家伙,这不是找罚款嘛,“应急车道绝对不能抢道,救护车、警车都得靠!”你图一时痛快,拍到六分加罚款,值吗?可网友里总有人自鸣得意,还非发朋友圈炫耀,结果人家直接艾特交警,拎着来扣分,作死得有个限度好吧?
真正靠谱的方法,其实就两条。第一个,你得早观察、预案提前做。叫啥?就是看见前面要进隧道了,早瞄瞄哪辆慢,提前把道并好,别让自己“卡死”在慢车后头。能变道变道,碰上没法躲,那就只好搁后面顺顺车。你越急,越有出事的毛病。
第二条,控制间距,别怂也别太冲。你跟得太近,稍微前车一踩刹车,反应不过来就得撞上去。隧道里驾驶失误全是靠前后距离保命。人说“距离产生美”,在隧道里“距离产生命”。别光看指示牌的限速表,关键要看你跟那辆慢车还剩多远,保持出事也能踩住的空间,才是老司机。
你要非着急超——真舍不得那五分钟?你要不信“安全最重要?”那以后饭桌上跟人吹牛,别说你开车多快,得说“今年又撞了几次”。命和分哪个大,心里先有杆秤。
还有人说:“我忍不了!我催催他,闪闪灯按按喇叭算了嘛!”想得美!隧道里你越催,前车越慌,尤其新手司机,万一一慌脚一松直接刹车、晃方向盘,你比别人更遭殃。尤其别开远光灯,晃得人眼睛冒金花,啥都看不见。多给新手司机点耐心,只要不是他故障或者故意捣乱,这点时间咱多一分忍耐,少一分怨气。
实在憋得不行了,怎么办?就像上头说的办法,数着距离——“还有一公里出隧道,就快见天了!”你等着一出隧道虚线地方,保证观察、保证安全,摇转向灯,顺理成章把慢车超了,轻轻松松,心气平稳。过了隧道敞开跑还能多快就多快,愿意踩多少油都没人拦着。但是你在隧道里,和别人硬杠一把,后果自己琢磨琢磨。
这事其实跟你平时做人很像,冲一时之气,按一下喇叭,也许舒服当下,可坑可能就在下一秒。沉住气,哪怕慢几分钟,能保平安不扣分,你回头想起来,还得谢谢自己那会儿没起疯。
我专门观察过隧道里那些特别慢的车,有一回忍不住溜过去,发现前头驾驶员明显是在打怵,双手死抓着方向盘,胳膊都是直的,人都不敢松气。你说这种人,他牵扯什么故意,真的不敢快,再加上可能刚拿驾照还怕记分。你要越催,越惹事,人家还手忙脚乱,不如多留点空间。
说到最后,开车别光想着自己那点小事。你把横冲直撞、急脾气带到隧道里,急速一踩油门冲出去,看着好像赢了,其实是拿自己的安全赌明天。没啥过不去的慢车,就等出隧道,不管前面是老司机还是新手,咱只要想着“安全第一”,别让急躁支配自己。
有些话听起来老生常谈,但真出事了你就知道,最基本的那些规矩,都是无数人鲜血和教训换来的。你今天多忍五分钟,明天才能平安回家吃饭。想撒欢儿敞开跑也行,等出了隧道再搞,大家都能舒服。
所以说啊,问一句:你开车是为了什么?赶路快?还是回家见亲人?别小看慢那几分钟,咱那几分钟值一辈子平安。了不起,等过了隧道大路通天,怎么高兴就怎么跑,隧道里,咱就多点耐心,保住命根子最重要。别为了逞一时之快,丢了人生方向盘,到头来让家人跟着心疼。说到底,遵守规则,不是怕交警,而是怕天灾人祸找上门。高速上快慢就那点差别,咱不靠着冒险,也能最后一个笑到终点,你信不信?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