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央企汽车成绩单出炉!

国务院国资委刚刚公布了2024年度和三年任期央企考核成绩单,三大汽车央企排名浮出水面! 2024年,兵装集团(长安汽车母公司)、东风汽车、中国一汽分别位列第30、37、38名;而2022-2024三年综合评比中,中国一汽高居第15名,东风却未进前25。

三大央企汽车成绩单出炉!-有驾

更扎眼的是销量数据:2024年长安以95.8%的目标完成率碾压一汽(92.2%)和东风(91.8%);2025上半年,东风销量同比暴跌14.72%,新能源占比仅24.8%,而长安新能源销量占比高达33.1%! 这份成绩单背后,藏着什么行业洗牌信号?

长安汽车:低调的赢家

2024年,长安汽车卖出268万辆,超额完成目标95.8%,成为三大车企中唯一达标率超95%的企业。

2025年上半年,其总销量达135.5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比84.9%,彻底甩掉“合资依赖”的帽子。

更关键的是新能源战场:长安上半年卖出44.8万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长52.3%,占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三大央企汽车成绩单出炉!-有驾

国资委三年任期考核中,兵装集团排名从2024年的第30跃升至第26,这份进步直接挂钩新能源转型成效。

中国一汽:总量老大,转型阵痛明显

一汽2024年以320万辆销量保住“体量之王”称号,但目标完成率仅92.2%,在三家中垫底。

2025上半年销量157.1万辆,同比增长6.10%,但年度目标完成率仅45.5%。

新能源领域成为亮点:自主新能源车卖出14.5万辆,同比暴涨95.5%,增速碾压对手。

但其新能源占比仅9.2%,远低于长安的33.1%。 三年任期考核中一汽高居第15名,国资委显然认可其自主技术突破。

东风汽车:掉队危机拉响警报

东风成了三大车企中最焦虑的玩家:2024年销量248万辆,目标完成率91.8%垫底;2025上半年销量82.39万辆,同比暴跌14.72%。

虽然新能源车卖出20.44万辆(增长33%),但占比仅24.8%,燃油车崩盘拖垮大局。

对比长安84.9%的自主品牌占比,东风仍未公开自主板块具体数据。

国资委考核中,东风2024年仅排第37名,三年任期未进前25,转型节奏滞后已遭官方预警。

三大央企汽车成绩单出炉!-有驾

考核排名背后的生死线:谁的自主技术更硬核

国资委考核标准直指两个命门:一是目标完成率,二是自主技术转化能力。

长安凭95.8%的完成率和33.1%的新能源占比,从第30名冲到期考第26名。

一汽靠自主新能源95.5%的增速,在三年期考斩获第15名高位。

东风燃油车失守、新能源占比不足25%,导致排名滑坡。

国资委名单上的名次变动,本质上是一场“去合资化”能力大考——谁更快甩掉外资技术拐杖,谁就能拿下高分。

数据不会撒谎:三大车企的三大断层

销量断层:2025上半年,长安和一汽销量均超135万辆,东风却卡在82万辆。

新能源断层:长安新能源占比33.1%,一汽增速95.5%,东风两者均未领先。

自主化断层:长安自主品牌占比84.9%,一汽自主新能源暴涨95.5%,东风自主板块存在感薄弱。

这些断层直接映射到国资委排名上:长安三年期考排名上升4位,东风持续掉队,一汽用技术换地位。

央企转型生死状:慢一步就被淘汰

东风14.72%的销量暴跌并非偶然:当长安新能源每月卖出7.4万辆时,东风仅3.4万辆。

一汽虽然新能源增速第一,但44.98万辆自主品牌总销量不到长安(115.1万辆)的一半。

国资委的考核数据撕开一个残酷现实:燃油车萎缩速度远超预期,转型慢的车企连“国家队”光环也难自救。

长安的例子更直接证明:把新能源占比拉到33%、自主品牌拉到85%,才是活下来的硬指标。

写在最后:考核名单背后的行业真相

三大央企汽车成绩单出炉!-有驾

国资委的考核从来不是“及格就好”:长安95.8%的完成率拿到A级,东风91.8%就是落后。

三年期考一汽冲上第15名,靠的不是320万辆的规模,而是95.5%的新能源增速。

东风在销量下滑14.72%时,新能源33%的增幅显得苍白无力——市场淘汰赛不会给央企“补考”机会。

这份成绩单最大的启示或许是:当长安把每三辆车中塞进一辆新能源时,掉队者连叹息的时间都没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