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到底要不要磨合?老司机分享真实经验,你觉得对吗?

新车到底要不要磨合?老司机分享真实经验,你觉得对吗?-有驾

最近后台有朋友问我,新车到底需不需要磨合?这问题可勾起了不少回忆,今天咱就好好唠唠。

记得我刚买车那会,我爸,一位有着多年驾龄的老司机,那可是千叮咛万嘱咐,新车磨合期得小心开。他说以前的车,零部件加工精度没那么高,新车到手,就得像对待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轻拿轻放。一开始的几百公里,车速不能太快,发动机转速也得控制好,不然以后车容易出毛病。当时我就想,现在造车技术这么发达了,还需要这么小心翼翼吗?

其实,现在的造车工艺确实今非昔比。发动机在出厂前,很多都经过了冷磨合处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也非常高。就拿活塞和气缸壁来说,它们之间的间隙能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公差基本都在几微米级别。按道理讲,这样的精度,似乎新车到手就能随便开。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有个修车行的朋友,他跟我说,虽然现在加工精度高了,但新车还是需要磨合。为啥呢?汽车可不止发动机那几个部件,还有底盘胶套、变速箱齿轮、涡轮增压器的浮动轴承,就连车载电脑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底盘胶套得跑个 200 公里左右,才能逐渐压实;变速箱齿轮得完成 500 次以上的啮合,才能配合得更顺畅;涡轮增压器的浮动轴承,得建立起稳定的油膜,才能正常工作。这些可都是在使用过程中慢慢磨合的。

而且,我自己也有体会。之前我亲戚买了辆新车,刚提车那会,刹车感觉特别软,轻轻一踩,没啥效果。开了几百公里之后呢,刹车就变得灵敏多了。这就是刹车片和刹车盘在磨合。新的刹车片和刹车盘,表面看起来很平整,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接触面积并没有达到最大。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它们相互摩擦,接触面积越来越大,刹车效果自然就好了。

再说说驾驶习惯和车的磨合。每辆车都有自己的脾气,油门的灵敏度、刹车的力度、换挡的时机,都得慢慢摸索。刚开新车的时候,我总觉得油门踩下去,车的反应有点迟钝,开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是自己踩油门的方式不对。车也在通过我们的驾驶操作,逐渐适应我们的习惯。就像两个人相处,得互相磨合,才能配合得默契。

不过,现在新车磨合,可不用像以前那么小心翼翼了。以前老司机说的,磨合期不能跑高速,现在也不完全对。只要速度别太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跑高速也是没问题的。一般来说,在磨合期的前 500 公里,车速最好别超过 80 公里 / 小时,发动机转速尽量别超过 3000 转。过了 500 公里,可以适当提高车速,但也别超过 100 公里 / 小时。等到 1000 公里之后,就可以正常开了,但也别太暴力驾驶,猛踩油门、急刹车这些行为,还是要尽量避免。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注意保养。新车在磨合期内,发动机部件运作会产生一些微小的金属屑,这些金属屑会混入机油中。所以,一定要按照厂家推荐的里程或时间,及时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另外,加油也要选择正规的加油站,加符合车辆要求标号的汽油,别为了省那点钱,加劣质汽油,不然对发动机的伤害可大了。

新车还是需要磨合的,虽然不用像以前那样如履薄冰,但适当的注意还是必要的。磨合好了,车开起来更顺手,使用寿命也更长。

好啦,今天关于新车磨合的事儿就分享到这儿。要是你还有啥关于车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朋友,别忘了动动你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哦,祝大家都能平安出行,一路顺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